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为抗震救灾“四川实践”而致敬《56之窗网》
标王 热搜: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桂林市  五角大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头条资讯 » 正文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为抗震救灾“四川实践”而致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2 14:23: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56之窗网  浏览次数:111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原标题:“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后 四川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再回眸

今天是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12年来,四川直面多震灾的严峻形势,着力提升全省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成功应对处置了2次7级、2次6级和70余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事件,奋力夺取了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沟地震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伟大胜利,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地震灾害损失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抗震救灾的“四川实践”。

在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四川省地震局权威发布了12年来四川在提升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果。

坚持以法治为保障 强化防震减灾社会治理

2019年11月,阆中市公安部门刑事拘捕了一名所谓的地震预报“达人”,该“达人”曾持续在网络空间上散布地震谣言,造成群众恐慌,严重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这是四川第一起因散布地震谣言而被拘捕的刑事案件。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近年来,四川以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为主线,加快防震减灾工作法治化进程,大力推进全省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为健全完善全省防震减灾地方法制体系,及时修订了《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制定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四川省抗御地震灾害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出台了《四川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市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要求》等多项配套省级地方标准,住建、发改、地震等部门还就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具体适用,发布了系列规范性文件,全省防震减灾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从2015年起,四川对市(州)政府实行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管理和专项考核,各市(州)及县(市、区)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体系,从而层层落实了防震减灾工作责任。

各级政府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抗震救灾指挥部,健全了工作组织体系,并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当地财政预算,切实加大了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

2018年,四川制定印发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将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化解纳入其中,从此实现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化解“三个常态化”:评估常态化,每年对全省重点地区地震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加强建议;演练常态化,每年坚持举行多部门参与、跨区域联动、全要素设置的抗震救灾综合演练;检查常态化,每年对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应急准备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督导。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以上就是【汶川地震十二周年 为抗震救灾“四川实践”而致敬】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网。
 

本文地址: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302059.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56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56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推荐图文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新闻投稿、广告联系客服QQ:344287590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