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谁更胜一筹 强标下的技术路径之争【今日】《56之窗网》
标王 热搜: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桂林市  五角大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头条资讯 » 正文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谁更胜一筹 强标下的技术路径之争【今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2 23:54:46  来源:互联网  作者:56之窗网  浏览次数:6

在《智能网联汽车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中,激光雷达首次被纳入强标体系。这引发了市场对激光雷达与纯视觉两大技术路径的热议。

长期以来,两大技术阵营在成本、安全和反应时间等方面存在争议。随着今年智能化进程加速,国内车企及相关方在选择这两条路径时分歧更加明显。特斯拉、小鹏等厂商通过高算力芯片和高精度摄像头提升自动驾驶技术;而华为、速腾聚创等公司则坚持搭载激光雷达以提高安全冗余。

针对L2级别的辅助驾驶,两种技术路线都能满足强标要求,但在具体执行上有所区别。速腾聚创市场总监表示,此次L2强标不仅明确规定了激光雷达作为新型感知单元的要求,还从测试角度肯定了其在复杂光线环境下的积极作用。例如,在高快速路上识别路面褐色纸箱避免碰撞时,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难以在较远距离准确识别,而激光雷达可以有效规避这一局限。

有激光雷达从业者认为,激光雷达能够更快速地达到强标要求,完全抛弃激光雷达可能会增加车企其他领域的成本。而视觉方案从业者则认为,依靠迭代进化的AI模型、视觉感知和本地端高算力结合同样可以符合强标要求。他们指出,在夜间环境下,搭载激光雷达的车辆和纯视觉车辆识别能力相差不大。

关于安全性问题,特斯拉CEO马斯克提到,激光雷达可能导致传感器间的争用,降低驾驶安全性。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目前摄像头能力大幅提升,只要车端算力充足,视觉传感方案的响应速度可以比包含激光雷达的融合方案快数倍到10倍。小鹏汽车已转向纯视觉技术路线,但仍然搭载了毫米波雷达等其他类型的雷达以提升安全冗余。

元戎启行CEO周光认为,短期来看,激光雷达对通用障碍物识别仍有重要作用,但长期来看,随着大模型技术发展,视觉将在感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监李文广提到,面对晴转雨、团雾等突发驾驶场景,辅助驾驶的能力不足,需要考虑一些能够在这些场景下发挥作用的传感器,如分布式雷达。

当前,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占据全球超90%的汽车激光雷达市场份额,但纯视觉所需的高算力芯片仍以英伟达等国外厂商为主,存在一定的“卡脖子”难题。因此,不少主机厂或Tier 1已开始布局研发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价格也在不断下降,禾赛科技面向ADAS量产应用的远距激光雷达产品在大规模出货前提下,售价可能降至200美元。

根据佐思汽研发布的报告,L3以下的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超过66.7万辆,其中60%的车型都搭载了激光雷达。今年1至4月,激光雷达安装量超过48万颗,同比增幅超50%,自主品牌安装量超过28万颗。在未来,哪种技术路径能赢得更多厂商青睐还有待观察。

 

  以上就是【激光雷达与纯视觉谁更胜一筹 强标下的技术路径之争【今日】】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网。
 

本文地址: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1882859.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56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56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推荐图文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新闻投稿、广告联系客服QQ:344287590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