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是慰问“住别墅的困难户”错了,还是很多人认知偏了?|沸腾
▲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连日来,两则跟慰问相关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先是青岛某街道办慰问的困难户家里摆茅台酒瓶,后是东莞长安镇社区干部慰问“住别墅”的困难家庭。
相形之下,东莞这起风波,被不少网友认为解释起来更难——毕竟,茅台酒瓶可以是捡的,乌龙茶礼盒可以是空的,但别墅总不会是凭空得来的。
就在慰问“住别墅”的困难家庭引发质疑后,东莞长安镇社区进行了道歉。但道歉的事由,不是针对慰问错了对象,而是当地官方公号推送文章中表述不当。
当地社区的发布情况说明称,被慰问的社区居民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或低保对象,但因为患有高血压且曾有中风史,去年还遭遇了交通事故,所以被列入了春节送温暖走访慰问对象。引发误解的推送宣传文章“表述不当”,没有将困难人员与重大疾病群众归类划分。
在网民看来,“住着别墅”跟“困难户”是无法兼容的。在当地官方的解释里,“困难户”跟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不是一回事。
问题来了:到底是慰问在帮扶对象上筛查不准,还是人们对困难户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就目前看,症结也许就在于:对于“慰问”与“困难户”,很多人或许从一开始就有所误解。
慰问是帮扶性质的送温暖举措,但不等于扶贫。扶贫通常是制度性帮扶救济,从基层实践看,慰问经常是应景性的表达关怀动作,经常是送些米面粮油或几百元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