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简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简化了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的提取手续,便利群众办理小额存款继承。
《通知》明确,已故存款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公证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向银行申请提取已故存款人账户内存款及该行发行的非存款类金融产品,余额合计在1万元以内(含1万元)的,无需提交继承公证书,持相关材料即可办理提取。
在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人死了钱没花完。然而,对于很多人而言,取出已故亲友存在银行里的没花完的钱,却成了一种“痛苦”。
此前,人们为取出已故亲友的银行遗留存款或其他金融类产品往往费尽周折。银行为了避免卷入客户的家庭遗产继承纠纷,降低自身的风险,要求继承人走公证程序,而办理公证需要花钱——继承金额20万元以下的部分,按不超过1.2%收取公证费。
如此算来,一笔存款的公证费少则几百元,多则成千上万元。对继承人而言,这显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同时,办理公证还需要把天南海北甚至国外的理论上的继承人全找出来。有时,一些长辈早已去世,还得开具死亡证明,有的继承人还需要做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程序繁琐又耗时。
比如,2018年,陕西宝鸡魏先生为取出去世妻子的3800多元遗留存款,不仅花费了300元进行公证,银行还要求包括魏先生95岁高龄岳父在内的4名继承人同时到场取存款。诸如此类,都是取已故亲友遗留存款难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