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救命“神药”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何原理?新冠疫苗的实物又是什么样子?公众在服贸会上不仅可以近距离一睹为快,还能听工作人员做出详细讲解并找到答案。
记者9月6日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获悉,目前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均已进入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正在阿联酋、巴林、秘鲁、摩洛哥、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紧锣密鼓地展开。目前其已经入组接种5万人、样本人群覆盖了115个国家,各方面进展领跑全球。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生物率先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这个临床精准诊断的“探照灯”,率先提出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法这个重症患者救治的“压舱石”,率先研制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这个治疗新冠肺炎的“金钥匙”,率先研发出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这个决战决胜疫情的“杀手锏”,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家队”,受邀参与这次服贸会的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中国生物抗击疫情的这些重磅成果实物,全部亮相于本次服贸会。
在全球都被新冠阴霾笼罩的背景下,疫苗的研发进展可谓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个新冠病毒疫苗项目同时在研。在迈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六款中国疫苗中,中国生物承担研发的灭活疫苗已进入临床Ⅲ期试验阶段,并已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各项进度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本次服贸会上,中国生物的两个新冠灭活疫苗以主咖身份首次登场,参观者可与新冠疫苗实物近距离面对面。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在北京和武汉的两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建设了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两个车间年产能合计可达3亿剂。
此外,被誉为治疗危重患者“金钥匙”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服贸会上更是得以首次公开亮相。以含有高效价特异性抗体的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为原料制备而成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疫情防控的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以及北京新发地、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突发疫情救治危重患者过程中,全都发挥了作用。
目前,中国生物在新冠灭活疫苗研发生产等各方面实现领跑,中国生物《应对新冠疫情关键疫苗的研制及产业化平台》创新案例也入选本次服贸会的中国服务示范案例,展示了中国实力,分享了中国经验。
对于无法莅临现场的公众来说,扫描相关二维码即可进入服贸会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云上展厅,在线感受其战“疫”成果。
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疫情或致全球近1亿人陷入赤贫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机构副代表玛哈·艾哈迈德6日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今年将有7000万到1亿人陷入赤贫。当下,世界粮食计划署正积极调动资源,以满足多达逾亿人口的粮食需求。
6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中国农业大省河南驻马店启幕。玛哈·艾哈迈德在开幕式致辞环节直陈新冠疫情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冲击,“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以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快速度收缩,预计今年将有7000万到1亿人陷入赤贫。”
玛哈·艾哈迈德说,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在其设有办公室的79个国家中,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的人数可能增长80%,即从疫情前的1.49亿人增加到2020年底的2.7亿人,每一个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都将面临威胁。
“解决日益严重的饥饿问题需要世界粮食计划署作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响应,以满足逾亿人口的粮食需求。”玛哈·艾哈迈德表示,世界粮食计划署正积极调动资源,以期通过社会保障、提高营养服务及支持粮食体系等干预措施,帮助、增强弱势群体的抵御能力。
在玛哈·艾哈迈德看来,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在减少粮食不安全和贫困方面有着共同目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体系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包括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减少贫困、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等,因此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减贫方面需要在相应技能、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中国农业农村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自1998年启动以来,已走过23载,成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领域具有风向标性的国际会议。据官方6日发布的消息,本届投洽会吸引了全球4000多家企业参会,参会客商和专业观众将超3万人。(完)(记者刘鹏)
综合来源:腾讯新闻,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