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冠肺炎病例不断增加,美国民众在疯抢食品?库叔在当地看到……
来源:瞭望智库
这几天,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受关注。在似乎“风平浪静”大半个月后,美国忽然接连出现不明感染源病例。2月29日又出现首个死亡病例。截至3月2日下午,全美已有6人死于新冠肺炎,全部来自华盛顿州。随着检测标准放宽和各州检测机构增加,近期确诊和疑似病例很可能会不断增加。
大选年党争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疫情应对遭遇民主党和自由派媒体的猛烈抨击,后者指责特朗普对疫情轻描淡写,特朗普则指责民主党和自由派媒体过度放大。
战疫与政弈纠缠到一起,纷繁的细节和局部难以让人把握整体与全貌。
水被搅得有点浑!
而随着疫情在世界多国传播,市场担忧加剧,全球供需产业链受到冲击,美股也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加重了国际社会和经济界的惶然情绪。
文|徐剑梅瞭望智库驻华盛顿研究员
1
美国疫情存在社区传播可能
美国疾控中心(CDC)网站目前的统计数据是29日更新的。数据显示,包括2月底各州报告、但尚待疾控中心确认的7个推定病例在内,美国本土发现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为22例,加上从武汉和“钻石公主”号邮轮撤侨中的47个确诊病例,总计为69例。
ink=""/>
2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官员等一同出席新闻发布会,谈论新冠病毒扩散问题。
2月29日晚,华盛顿州卫生官员报告了第二起新冠肺炎死亡病例。3月1日晚,纽约市长宣布在曼哈顿有位近期从伊朗返回的30多岁女性确诊,目前居家隔离中。仅3月1日,美国多州陆续报告的新增推定病例就接近20例,如果均被美国疾控中心确认,意味着美国本土发现的确诊病例数量可能很快超过50例。
美国疾控中心把本土发现的病例和撤侨中的确诊病例分开统计。
2月29日更新的统计病例中,从武汉包机撤回的美国侨民中有3例确诊;从“钻石公主”号邮轮接回的300多名乘客中,迄今已有44人确诊。这47名患者均在入境美国后立即被隔离。
而美国本土发现的病例中,2月25日之前确诊的14个病例中,12例为境外旅行时被感染,2例为与已知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后感染。25日发现第15例也是首例感染源不明的确诊患者,既无近期出国旅行史,又未接触已知确诊患者,这意味着存在社区传播的可能。CDC随即放宽检测标准。
从2月26日至29日,在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等,州和地方卫生官员相继报告总计7例病例,其中1例有旅行史,6例为人际传播。这使美国本土发现的感染病例增至22例。不过,CDC29日通告说,新增7个病例均待CDC检验确认。
直至2月28日,CDC网站在疫情通告中一直表示:“当前,这种病毒没有正在美国社区传播。”“没有”(not)一词特地使用大写字母拼写。
但29日更新的通告里,这一措辞消失。
在表示对新增不明感染源病例仍需了解更多情况同时,CDC宣称未来几天,美国可能会发现更多新冠肺炎病例,人与人之间的社区传播也有可能继续发生。“在美国,新冠病毒很可能在某一时刻广泛传播。”
通告仍然强调,当前,多数美国人几乎没有直接接触到新冠病毒的风险。这种病毒目前没有在美国广泛传播。不过,鉴于新冠病毒有全球大流行的可能,情况变化很快,CDC将根据需要更新风险评估。
由于检测标准放宽和各州检测增加,从美国政府到卫生专家和各路媒体普遍预期,美国确诊和疑似病例有可能已进入一个上升期,但对病例增加幅度和速度则说法不一,有的保守,有的生猛,差异颇大。或许最大共同点就是都在反复地使用“可能”、“可能”、“可能”。这意味着,目前美国尚不能确定感染情况,需要对“可能”二字有个冷静判断。毕竟,“可能”的真正意义就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但凡事都需要争取最好结果,防备最糟情况。
2
“让美国民众做好准备”
美国疾控中心一直强调,目前没有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没有获准的治疗新冠肺炎药物。非药物干预手段可能是最重要的应对策略。
在尚未出现社区传播迹象时,CDC网站已有这样的风险警示:如果新冠病毒在美国广泛传播,将导致大量人员同时需要医疗护理。学校、托儿所、工作场所等人群聚集场所可能关门,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可能会超负荷,住院率和死亡率会上升。其他关键基础设施如执法、紧急医疗服务和交通行业也可能受到影响。
随着疫情在多国蔓延,2月25日晨在电话连线媒体吹风会上,CDC下属国家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中心主任南希·梅索尼埃(Nancy Messonnier)博士再三呼吁美国社区加强防范,必须实施非医疗干预措施减缓病毒传播,“让美国民众做好准备”。
ink=""/>
图为南希·梅索尼埃图源:路透社
当时,美国首例不明感染源病例还要再过数小时才为世人所知。梅索尼埃博士的主要理由就是,世界多国已经发生社区传播,而社区传播往往是因地制宜开始实施新的抗疫战略的触发点。“我认为正是由于新冠病毒在其他国家的传播,使我们感到它在美国传播的风险正在增加。”
她强调,在没有预防疫苗和特效药物时,针对本地情况采取社区层面的非医疗干预措施,是美国应对新冠病毒“最重要的工具”。这些可能的措施,包括学校停课并实施互联网远程教育、社区对环境进行表面清洁、企业采取远程办公和以视频或电话会议取代见面会议、推迟或取消大型集会、医院增加远程医疗服务和推迟非必要手术等。
她说,这些可能采取的措施“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将可能是严重的,但人们或许想要现在就开始思考这种情况。”她说,如果学校停课、幼儿园关门、企业要求远程办公,你应该考虑一下怎么办,“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为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
在当天吹风会上,她还透露了几点信息:一是美国的疫情监测一直在多层次进行,今后将更多进行社区监测,这一监测系统是在美国监测流感的基础设施上加以扩展的;二是她所在的CDC专家团队在和一个数学建模团队共同工作以预测疫情轨迹;三是CDC与白宫和相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四是她希望新冠肺炎疫情会像其他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流感在内)一样有季节性。
各国情况不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准备,究竟怎么算过度?怎样算充分或者不足?如果不经实践检验,恐怕很难评判。
吹风会上,在回答一名记者关于美国政府应对疫情准备是否充分的提问时,梅索尼埃博士说:“话说回来,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应对任何不可避免的情况。我们总是会发现疾病令我们惊讶,有些考虑与我们原本的计划略有不同……我仍然希望,当我们最终回首往事时,会觉得我们准备得太充分了,这总比准备不足要好……我们作为一个国家、一所学校、一个企业和一个家庭所做的任何准备工作,无论下一场意外是什么,都将始终是有益的。所以我认为,总体而言,准备工作不会白费。”
3
“疫情恐慌”似在发酵
眼下,在美国,某种程度的“疫情恐慌”似乎开始发酵。许多美国人,特别是部分美国华人,对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景忧心忡忡。各种微信群里,开始流传一些华人抢购大米乃至枪支弹药的视频和图片;一些留学生家长准备从国内给在美国读大学的孩子寄口罩……
网络图片中,美国某地开市客(Costco)连锁超市里,有一名白人男子戴着护目镜和口罩购物,有些人大量购买食品饮用水和卫生用品。开市客还借机推出供4个人吃一年、重逾810公斤、保质期二三十年的末日罐头组合套装……这一切,似乎都在为美国“疫情恐慌”提供某种佐证。
ink=""/>
FBI已经订购了4万美元的消毒洗手液和口罩。图源:CNBC网站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