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世界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又来了?
[环球时报驻外特派特约记者张梦旭王未来青木姚蒙环球时报记者白云怡丁雨晴]编者的话:“在中国暴发的疫情看上去很可怕……但带来伤害的并非只是疾病。”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发出这样感叹的,是连日来世界各地不断出现的针对华人乃至亚裔群体的种族歧视事例。在国外一些地方,华人甚至亚洲人出行时仿佛被套上一个看不见的“传染圈”,有人唯恐避之不及。担忧、自保跟歧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在一些外媒报道中,新型冠状病毒被“种族化”。这种“嫌华”和排外的情绪令很多人想起华人与亚裔群体在2003年“非典”期间遭到的歧视性对待,甚至欧洲“黄祸论”和美国《排华法案》等距今上百年的“歧视前科”。有观点认为,此次出现的种族主义现象并不代表主流社会趋势,西方国家官方机构也反复敦促人们不要有偏见。但也有人指出,这类事件的发生代表针对华人的种族主义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德国《法兰克福汇报》3日呼吁,现在并非是“中国与世界的抗争”,而是人类与冠状病毒的抗争。
戴不戴口罩?华人陷入两难
2月2日是星期天。中午,伦敦唐人街挂满喜庆的红灯笼,然而街道上的中餐厅异常冷清,与平日里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我们正面临艰难的时刻。”经营中餐馆的马先生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上周五首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后,他们就不断接到顾客取消预约的消息,4家分店的预订数量骤降50%。这家平日里大排长龙的饭馆如今空空荡荡。位于美国费城、加拿大卡尔加里等城市的唐人街,相似的一幕也正在上演。
在中国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际,有的国外民众选择远离让他们现下感到“不舒服”的中餐馆。相对应的,有经营饭馆、咖啡馆的业者选择远离华人顾客。连日来,《环球时报》驻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特约记者听到不少来自当地华人的抱怨,比如想要进入餐厅时被婉拒,握手时遭到拒绝,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邻座的人会立刻换座或者竖起衣领,等等。一名在澳大利亚餐馆打工的中国留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常有顾客问他最近有没有回过国。有人使用现金付账时,从远处将钱扔到柜台上,然后立刻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