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星开始种菜,这种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近日,39岁的男星马天宇在节目中首次展示了他在北京郊区的农场,那里种植了草莓、葡萄、西红柿等多种作物,还养了三四百只鸡,每天可以捡到一百多枚鸡蛋。这一举动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的QQ农场”。马天宇表示,在不工作的时候他基本都会待在这个农场。
实际上,近年来主动公开自己“种菜”的明星并不少见。演员曾黎曾在微博上分享她亲手种菜的照片,展示了一组小菜园的成果图。女星苗苗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改造菜园和养孵小鸡的过程,并称这是打造“真人版农场游戏”。视频中的她完全没有女明星的光鲜亮丽,而是一位认真投入的家庭菜园妈妈,得到了许多网友的点赞。
当聚光灯下的明星拿起锄头,俯身在菜畦间时,总能引发一阵热议。有人称赞他们“接地气”,也有人斥为“作秀”。其实,对这一现象的评判不妨多些理性与包容,少些非黑即白的定论。
明星种菜本质上是公众人物生活场景的一种呈现。他们在屏幕上演绎百态人生,回归田园打理蔬菜,打破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刻板印象。无论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侍弄小菜园,还是参与农作体验感受耕耘不易,这种对生活本真的触碰,若出自真心,便自有其价值——它让公众看到明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对劳动的尊重。
当然,公众对“作秀”的警惕并非无因。如果将种菜异化为摆拍道具,镜头外弃之不顾,或借“田园生活”过度营销,难免会消解劳动的意义。判断是否“作秀”,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更应看行动的持续性和真诚度:是一时兴起的镜头表演,还是长期坚持的生活选择?是刻意营造人设,还是自然流露的生活态度?
明星的生活细节之所以被关注,源于公众对其的好奇心。但无论是追捧“接地气”还是批判“作秀”,都不必过度放大。劳动本无高低之分,亲近自然更是人之常情。与其急着贴标签,不如关注这种现象背后的积极面——它是否让更多人重拾对田园的热爱,是否传递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道理。
褪去明星光环,回归田园,回归本真,在种菜中体验快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寻常事。多一分理解,少一份苛责,或许才能更客观地看待这种公众人物与生活本真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