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实施的殖民统治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当天,日本再次举行“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日本首相石破茂出席并讲话,称必须铭记那场战争的悔恨和教训。然而,他在讲话中对日本在二战中的加害责任和给各国造成的伤害只字未提。相反,在出席该“追悼仪式”前,他专程前往千鸟渊公墓献花哀悼,并以自民党总裁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千鸟渊公墓收存了数十万具二战期间死于海外、身份不明的日本人尸骨,而靖国神社则早已臭名昭著。
翻开那段带血的历史,日寇铁蹄所到之处生灵涂炭,令人发指的侵略罪行违背了起码的人类良知和国际公法,不仅是对人权和人道主义的践踏,更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但多年来,日本不肯正视这些罪行,更未深刻反思。“终战诏书”全篇不提“战败”和“投降”,战后几十年间官方认可的史书也尽量回避签降书一事,竭力把二战终结的功劳归于天皇。至于对受害国的道歉,则充满了机会主义,能躲就躲,能赖就赖。例如1972年,为了打开外交局面,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欢迎宴会上提及此事时措辞仅为“添了麻烦”,引发中方强烈不满,最终在重压下才改为“深刻反省”。
没有彻底的反思和真诚的道歉,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解。如何看待侵略历史以及能否反省罪责,构成日本与亚洲邻国重建信任的基石,也是国际社会衡量日本是否真正回归和平道路的试金石。战后日本之所以能回归国际社会并与周边国家恢复正常关系,正是建立在承认侵略历史和誓言永不再战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