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这一举措涉及千家万户,对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各地需尽快细化工作方案,确保补助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同时,要加强动态监测评估,科学核算办园成本,统筹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的政策衔接和兜底保障。此外,还要考虑学龄人口变化和财力状况,坚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则,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提升办园质量水平。加强学前教育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规范办园行为,切实守护在园儿童身心健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高丙成认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梁文艳也表示,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人力资本动力,需分步有序推进,确保政策平稳实施和可持续性。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带来多重利好,能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育儿压力,降低家庭教育支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锋亮指出,教育费用在我国居民家庭支出中占比较大,教育支出较高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支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非教育消费,带动更多产业的就业和发展。高丙成认为,此举有助于消除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机会差距,使适龄儿童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农村地区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儿童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为未来的学业成功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1月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财政研究所所长王建认为,这是党中央充分考虑新时代满足民生需求和支撑国家战略作出的科学决策,需要立足国情教情,借鉴国外经验,做好政策设计和实施工作,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民生实惠。高丙成强调,下一步要重点落实好免费政策,各地尽快细化方案,落实资金,并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管理,规范办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