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关于防中暑的误区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空调环境中保持低恒温看似舒适,但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导致中暑。正确的做法是适当调节空调温度,使之与外界温差不要太大。
在密闭环境下泼水降温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虽然蒸发过程确实可以吸收热量,但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水分难以散发出去,反而会增加室内湿度,让人感觉更加闷热。如果要通过泼水来降温,应该同时打开门窗以促进空气流通。
涂防晒霜或清凉油来防止中暑也是错误的做法。虽然这些产品可以帮助阻挡紫外线,但它们可能会影响汗液排出,阻碍身体散热,从而增加中暑的风险。
大量饮用啤酒作为解暑方法同样不可取。夏季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在这种情况下过量饮酒会导致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更容易感到口渴和出汗不适。
洗冷水澡试图快速降温也是一种误解。突然接触冷水会使皮肤毛孔迅速关闭,体内热量无法有效释放,反而可能导致中暑。
穿着过于单薄外出也并非最佳选择。户外活动时应选择宽松透气、颜色浅淡的衣物,并携带遮阳工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行车时只开空调而不注意通风会造成车内空气质量下降。建议先让车内温度逐渐降低后再进入,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开窗换气。
“夏练三伏”的观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当气温过高时,应该减少户外运动强度和时长,特别是避免午后高温时段进行剧烈活动。同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高温天气下不能等到口渴才喝水,而应该定时补充水分,尤其是盐分含量较高的饮品。日常饮食中还应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
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或体质较弱者而言,一旦出现轻微中暑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到阴凉处休息、饮水,并使用风油精等外用药品缓解不适感;若情况严重则需立即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