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南到北已全面进入主汛期。不同区域的主汛期时间存在差异,这是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主汛期为7月至8月,尤其在7月16日至8月15日这段时间内,防汛工作尤为重要,因为这一时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如城市内涝、河流堤坝险情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汛期多在6月至8月,其中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此期间持续阴雨,高温高湿,降水频繁且不均匀,还常伴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受东南季风和台风影响,主汛期从4月持续到10月,降雨量大且集中。
西北地区主汛期较短,主要集中在7月至8月,部分山区因暴雨可能引发山洪。
每年主汛期来临时,江河水位上涨。根据水位高低及其对堤防安全的影响,防汛水位分为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两个等级。警戒水位是指江河堤防需要处于防守戒备状态时的水位,一旦超过警戒水位,江河漫滩行洪,堤防可能出现漏水情况,需加强巡查防守。保证水位则是指保证堤防及其附属工程安全挡水的上限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当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时,堤防可能出险,需要加密巡查并采取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