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李女士形容近几天的天气“又潮又闷,走几步就一身汗”。近期,北京降雨频繁、空气湿度大,导致闷热难耐。据实况观测,7月2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闷热程度堪比常年7月底至8月初的大暑时节。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在微博中提到,以华北地区为例,北京、天津、石家庄当天10时左右的气温为30℃出头,但湿度超过70%,体感温度接近35℃。本周(6月30日至7月6日),副热带高压强势西伸北抬,西南至西北地区东部以及华北、东北一带多降雨,并可能伴随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7月2日14时至次日14时,东北地区北部和西南部、华北、西北地区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主要影响时段为午后至夜间。其中,黑龙江中北部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1级以上,局地可能出现龙卷风;东北地区北部和南部、华北、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辽宁南部、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北京东部、天津东部和西部、广东南部、海南岛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最大可达70毫米以上。
信欣表示,像这样湿热的空气随时可能爆发对流天气,且属于“暖区对流”。气象专家介绍,暖区对流降雨具有明显的时空不均特征,同一个地方一天中降雨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同一城市相同时间不同区域的降雨差异也很大,因此降雨实况可能会让人觉得与预报不匹配。
信欣提醒,“暖区对流”难以预报,只能通过雷达密切监控。建议公众关注气象部门的实时预报,做好防范局地短时强降雨的准备,同时理解不是所有地方都会有雨,部分地区降雨可能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