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因“520”谐音“我爱你”,各地迎来登记结婚高峰。以南京为例,5月20日、5月21日两天,结婚登记预约超过4000对。然而,对于更多的适婚青年来说,在吉祥如意的日子找到合适的对象依然是个难题。
30岁的小学教师邓若期待爱情,为此她花费数千元在相亲机构寻找意中人。但这些年,她已经数不清删了多少位相亲对象。每次相亲失败后,她都会和对方友好互删。随着年龄增长,邓若对婚姻有了更深的认知:“能遇到最好,遇不到自己一人也很开心。”她不愿将就,独自享受世界的勇气让她更加坚定。
邓若有自己的择偶标准,并把这些标准写进Excel表格里,拆分成不同的指标。当物质条件摆上台面时,“心动”会动摇。目前接触的一个男人可以说是她的“最优选”:身高183厘米,长相7分,比自己小一岁;本科学历,有房有车,两人还有较多共同话题。但他年收入不到10万,比邓若的年薪低不少,这是她最在意的地方。
几乎同一时间,另外两位相亲对象也向她传达继续接触的意愿。这三人都有让邓若纠结的特点——要么薪资低,要么聊天不够积极,要么没有共同话题。为了做出选择,邓若做了一张表,把三个男人的条件塞进了Excel表格,发到社交平台寻求建议。多数网友认为男1“非常勉强”,男2、男3“完全不行”。最终,邓若没有再接触这三人,删了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