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侗族老人石善章,虽然不会画图纸、不用一颗铁钉,但仅凭布满老茧的双手和脑子里的“三维建模”,就能造出一座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三层双塔式木楼。近日,一条关于他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评论区一片惊叹。
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高培侗寨里,这位白胡子老人手持墨斗,站在木块旁专注地弹线、测量。网友称他为“鲁班再世”,乡邻们亲切地叫他“胡子叔”。尽管他连小学都没念完,却用50年时间为家乡建起了200多栋风雨不摧的木楼。他的技艺源于一场大火。1974年,高培侗寨突遭大火,300多户木楼被毁。由于全村只有一位会造木楼的掌墨师,重建速度非常缓慢。那时,胡子叔才20岁出头,并不精通侗族木构建筑的手艺,但他依靠早年给工匠当学徒的经验,研究搭建木楼的技巧。没有文化、图纸和师傅指导,他只能白天蹲在建楼现场偷师,晚上在脑子里“搭积木”。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栋木楼。这栋木楼不用铁钉,全靠榫卯咬合,没有钢筋水泥,却能扛住狂风暴雨。他最自豪的是30年前自家建的双塔木楼,这里冬暖夏凉,木板上还嵌着火塘,房子里的木桌板凳都是他亲手制作,没用一颗钉子。以前全村三分之二的楼都是他建的,如今寨子里的木楼越来越少,只有他还在继续建造。
去年,胡子叔独自搭建了一座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三层新木楼。儿子直播他建房的场景时,几十万网友涌入直播间。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的他,就这样火了,甚至还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如青岛景区请他建民族风木楼,广东老板找他设计木构民宿等。今年初,三层木楼的整体构架已经搭好,预计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彻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