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暑与三伏 炎夏湿热交蒸 避暑习俗源远流长【今日】《56之窗网》
标王 热搜: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桂林市  五角大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头条资讯 » 正文

三暑与三伏 炎夏湿热交蒸 避暑习俗源远流长【今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15 02:23: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56之窗网  浏览次数:26

三暑与三伏

今年的三伏期从7月15日起始,直至8月23日结束。《说文解字》中对“暑”的解释为热至极点,形象地描绘了上下同时受热的情景,恰似烹饪中的煮沸状态,故而古人将湿热交织的夏日比作“桑拿天”。三暑与三伏!

三暑与三伏

三暑,涵盖了小暑、大暑、处暑三个节气,标志着由初热到盛热,最终至暑气渐退的过程。小暑预示着炎热天气的开端,而大暑则意味着热力达到高峰,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处暑的到来,则宣告着酷热逐渐消散。

三暑与三伏 炎夏湿热交蒸 避暑习俗源远流长

至于“三伏”之名,源自古代对炎热日子的独特命名法,与“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观念有关,意在表达庚日金被火克,需“伏藏”。古代三伏天不仅标志着极端高温,也是进行夏祭的特殊时刻,如《汉书》中记载的初伏赐肉故事,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风俗与臣子间的趣事。

现今,鲁南枣庄、苏北徐州地区保留着入伏食羊肉汤的习俗,而“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吃鸡蛋”的饮食传统也在民间流传。三伏的具体日期依据“干支纪日法”计算,以夏至后的庚日为起点,分初伏、中伏、末伏,中伏与末伏间时长可变。

三伏时节,尤其是中伏,被公认为一年中最炎热阶段,民间谚语如“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便是明证。历史上,皇家贵族有着避暑的传统,如秦汉官员于首伏休假,清代皇帝则移驾承德避暑山庄处理政务。

在三伏天,民众多选择居家避暑,减少外出访友,但古时也有不避讳高温、坚持拜访他人的情况,如程晓的《嘲热客诗》所描述,这类行为常给主人带来不便与尴尬。

综览上述,无论从节气划分的三暑,还是遵循五行理论的三伏,都在讲述同一个事实: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尽管观察角度不同,但都指向了相同的炎炎夏日。

 
关键词: 三暑与三伏

  以上就是【三暑与三伏 炎夏湿热交蒸 避暑习俗源远流长【今日】】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网。
 

本文地址: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1824796.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56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56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推荐图文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新闻投稿、广告联系客服QQ:344287590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