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拉黑所有亲戚后,我的世界清净了
被“讨厌”的亲戚
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了。
亲缘关系,父辈们维护得兢兢业业——花费时间、精力、财力,甚至即便存在不愉快,也会顾念着“手足之情”而宽容忍让。
年轻人对此却嗤之以鼻。亲戚们的盘问和攀比、家族冲突中显露出来的人性薄情和幽暗,都让他们避之不及。
懒于、疏于、不屑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社会学研究者将之称为“断亲”。2022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发表了一篇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数据佐证了在90后、00后群体里,“断亲”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
利用寒假期间学生回乡过年的时机,胡小武开展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回收了1200份有效样本。调查结果发现,年龄越小,与亲戚联系越少。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基本不怎么与亲戚联系”;18~25岁、 26~30岁的90后年轻人大多数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
电视剧《父母爱情》剧照
家庭关系的代际冲突和矛盾,是引发这一代年轻人“断亲”的显著因素之一。
在25岁高欣的眼里,亲人之间应有的分寸感和尊重,她从未感受过。
高欣的家在山东一个小村庄里,村里的房子不超过五十户。关系网的搭建全靠亲缘,东边几十户是一个姓,沾亲带故,常走动往来,自己在西边,几十户姓高的远近亲戚作邻居,偶尔碰上面,也要叫个叔叔婶婶。
逢年过节一大家子要去爷爷家聚餐,因为自己家经济条件更差,父母常常被其他亲戚打趣奚落,而他们总是选择默默忍受,表面上还得送上笑脸。
更远的亲戚上门,宴席摆得大一些,她和奶奶、妈妈、婶婶,一众女性只能在厨房吃饭,上不了桌。爷爷奶奶重男轻女,过年时家里的弟弟们都有红包,只有她一个女孩没有,这么多年,她也从未收到过来自其他亲戚的压岁钱。
受够了家族氛围的捧高踩低和重男轻女,报考大学时,高欣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北方、“逃”到了1600公里以外南方城市,也就顺理成章疏远了家人。今年春节,父亲让两年没回家的她去探望爷爷奶奶,她拒绝了,只碍于父亲的情面,给爷爷奶奶打了个视频电话拜年。“不想回那个家”,这是她的底线。
没回家的这两年,高欣在广州和朋友一起过年,那个女孩也和家人断了亲,只身在外地打拼。万家灯火里,她们举杯,庆祝脱离了糟糕的家庭关系。她和朋友们有一个聊天群,她发现有三分之一的群友采取了断亲的行为,他们平时很少跟自己的家人联系,很多年不回家,或者偶尔回家一次。
图源视觉中国
社交网络上,不少年轻人分享了自己和亲戚互怼的片段,有的甚至退出家人群、拉黑长辈。从小父母离异、被爷爷奶奶养大的90后小怪,就在2022年7月拉黑了所有亲戚。
童年时期来自奶奶和姑姑的疼爱,是她宝贵的回忆。小怪记得,小时候奶奶抱着自己上厕所,还曾把手摔断过。身体不好的她经常发高烧,也是奶奶心疼地抱着她半夜去找老中医看病。一直没有孩子的姑姑,在她的童年中充当了“母亲”的角色,“什么好喝好玩的都会带我去,只要是有能力的她都会买给我。”
但即便如此,小怪走出家乡,生活工作以后,仍然对亲缘关系产生了怀疑。“我们年纪越来越大,对于一些思想层面、认知层面上,你会跟上一辈的人会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带着一种长辈的身份而来,他要的是你人生的话语权,但你又想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会导致你们俩的抢夺。久而久之,小摩擦多了,一些很琐碎的事情都会导致不愉快。”
和亲人们的代沟与认知差异让小怪越来越觉得,和亲人们无话可说了。
小怪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