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逝世25周年】今年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25周年纪念日。
王小波逝世25周年
1980年,“中国第一性学家”李银河嫁给了北京的环卫工人王小波。婚后她捧着王小波的丑脸说:“你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你这么聪明,在家写小说,我会挣钱养你的!”但是他死在家里的时候,她不在身边,她甚至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
王小波被称为“浪漫骑士”,官方称呼是李银河喊出来的。
王小波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中国当代学者、作家,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王小波写过几部小说,都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和生活经历。
作为《光明日报》的编辑,李银河平日里非常喜欢欣赏文学作品。那段时间,她被一本叫《《绿毛水鬼》的书深深吸引,那本书想象力丰富,文笔浸满才气,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作品。
这让李银河陷入了沉思。能写出这么美的作品的人,一定是个很浪漫很温柔的男人吧!爱做梦的李银河开始彻夜难眠,辗转反侧,这是李银河作为少女难以抗拒的荷尔蒙反射。李银河当时看完那本书之后很激动,觉得作者一定是个很有文化的人。
于是,李银河根据信中的地址找到了王小波。然而,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却匆匆结束了。当他看到漂亮的李银河时,他也看到了她眼中的震惊。那是王小波第一次讨厌自己长得丑。
敏感的王小波意识到李银河不喜欢自己,可他却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眼前的这个女孩。得知李银河还没有男朋友,他兴奋地凑过来问:“你说我行不行?”
李银河非常惊讶。她没想到王小波会这么直接。王小波虽然有才华,但李银河觉得王小波太丑,所以没同意。
王小波知道后开玩笑的说:“说我丑,你也不漂亮。”李银河回答,是的,你不是帅哥,我也不是美女。这样的感情肯定不美好。但是王小波不同意。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开始为李银河写诗。他的诗和才华让他们的爱情变得美好。
事实证明,有趣的灵魂可以弥补颜值的不足。这个会写情书的“丑男”,以独特的自由灵魂,俘获了从小特立独行的靓女的心。
似乎两个不般配的人,与敢于直白大胆追求自由与美好的灵魂高度契合。他们互相写着让外人看了不禁脸红的情书,过着不同于世俗的生活。
写情书从王小波到李银河很有意思。有一段话:你妈不喜欢我。你妈妈是个好人。为什么要惹她生气?况且这种事情也不是你该遇到的。真的,你们不该见面。有很多好人不喜欢我。为什么要受这么多苦?还有我。我爱你。当我看到你的时候,我爱上了你。我爱你到了无私的地步。就像男人手里的鸽子飞走了一样,他希望鸽子从心里飞走。你也会飞。我会悲喜交加。不知道会怎么样。
当时李银河家不喜欢王小波,但李银河不想放弃。这个困境让她非常痛苦。所以王小波写了这段话。没想到,反而坚定了李银河嫁给他的决心。
1980年,王小波和李银河结婚了。婚后李银河出差走了,他默默地期待她回来。他和李银河之间有一种精神上的爱,没有孩子,约定做丁克家庭。虽然没有爱情的结晶,但是他们关系非常好,密不可分。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
1997年,成为了现实。这年春天,王家最聪明的孩子王小波,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他只有45岁。
王小波的突然离世让李银河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最爱她的浪漫骑士就这样离开了她。后来李银河在自己的作品中悼念王小波:“小波走了,却给爱他的人留下了无尽的痛苦。”
不仅英年早逝,王小波一生都充满遗憾。他写了一辈子文学小说,但没有一本得到大家的认可并成功出版,连同行都瞧不起他。
更讽刺的是,王小波死了,《黄金时代》开始卖了,火遍了全国,连他写的《白银时代》和《黑铁时代》也跟着火了。
现在,王小波已经死了25年了,《黄金时代》依然是很多人的选择。就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评价很高:读王小波的作品,总给我有一种印象深刻的感觉。
《黄金时代》有很强的逻辑性,放在感性上能让人感觉真实纯粹。因为思维和感情的纯粹性,我们可以不同意这种逻辑或者爱情,但不能否认它的真实性。哲学要有纯粹的思考,诗歌要有纯粹的感情,现实一塌糊涂。《黄金时代》隐约透露出的诗意,不是文字等常规的展示,而是技术美学中的逻辑之美。感情背后是诗,哲学背后是诗。不是因为我们太感性或者太理性看不清生活,而是因为我们太感性太理性看不清真相。在真相面前自说自话,成了穷人最后一块透明的遮羞布。《黄金时代》一定会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中国经典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出来),虽然还需要很多年。或者: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遮羞布有多透明,能面对未来。用不那么晦涩的话来说:看,爱情的新衣!
在生活中,难免会有很多困惑。王小波的作品总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王小波时代三部曲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的集合。如果你也有兴趣,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下单。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男,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1] 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