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参拜靖国神社,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
撰文|董鑫
8月15日是日本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
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一些日本政客惦记着靖国神社,今年也不例外。
8月13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和防卫大臣岸信夫相继参拜靖国神社,这是日本现任内阁大臣首次于在职期间参拜靖国神社。其中,岸信夫的参拜是日本在任防卫大臣时隔4年8个月再次参拜。
8月15日,日本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文部科学大臣萩生田光一和国际博览会担当大臣井上信治参拜靖国神社。其中,萩生田和小泉是连续两年参拜。
8月15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8月15日,日本现任首相菅义伟委托秘书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向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供奉了“玉串料”(祭祀费)。
有一个概念必须明确,靖国神社从来不是单纯的宗教祭祀场所,它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重要象征。
供奉14名甲级战犯
靖国神社建成于1869年。明治维新后,它成为日本“国家神道”的象征。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声称“只要舍命尽忠,即可魂归靖国神社,升天成神,永世受人敬仰”。日本军人赴侵略战场前要到这里参拜并发誓,“死后进靖国神社”成为他们在侵略战场上拼杀的精神力量。
靖国神社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的战死者,大部分死于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所摆放的246万余人的名册中约有230万死于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位于靖国神社西侧的两座石塔,上面描述的大部分也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