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航拍雨后郑州:道路积水正退去 未来城市面临高气候风险
河南暴雨牵动着不少人的心,那么刷新建站 60 年气象监测降雨量记录的郑州,在今天情况如何了呢?
一段航拍视频显示,21 日下午 13 点 30 分左右,郑州部分道路已经没有了明显积水,部分市民开始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当地也部分恢复了公交线路,确保市民交通出行。
当然,涵洞、高架下穿、地铁等地势较低洼的地方仍在进行紧张排水、抽水、修复作业,水库、河流等防汛重点区域的加固、排险也在加紧开展。
航拍雨后郑州:道路积水正退去
发稿前,郑州气象台于 19 时 27 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 3 小时内,郑州市区、巩义、荥阳、新密、新郑降水持续,累积降水量将达 100 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
在此提醒郑州市民,非必要别外出,时刻关注就灾情动态、交通路况和天气信息。
在特别时刻,不能放松警惕,牢记安全第一。
连日来,河南省郑州、新乡、开封等地遭遇特大暴雨,1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郑州20日一小时的降雨量甚至比日前引发世界关注的德国科隆地区24小时的降雨量还大。
在关注河南灾情和救援工作的同时,许多人也在问:这次特大暴雨和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吗?
未来,一向被认为气候干旱的中国内陆城市和地区是否可能迎来更多极端降雨天气?
《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这是可能发生的,因此,每个城市未来都应为暴雨等极端天气做出充足准备。
为何历史罕见暴雨多次在黄淮地区发生?
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1日就汛情救灾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不完全统计,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造成全省89个县(市、区)560个乡镇1240737人受灾,郑州市因极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联。
此轮罕见特大暴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强降水范围广且时段集中,具有极端性。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7月20日8时至21日6时,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郑州、新乡、开封、周口、焦作等地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郑州城区局地500~657毫米;郑州、新密、嵩山、荥阳、偃师、巩义、登封、伊川、孟津、温县1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
17日8时至21日8时,河南省平均降雨量达144.7毫米;郑州市平均降雨量458.2毫米,郑州新密市白寨累计降雨量最大达918.9毫米,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已超当地年平均降雨量(郑州全年平均降雨量641毫米)。
航拍雨后郑州:道路积水正退去
中国气象局此前分析称,造成此次强降雨的原因共有四点:
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
三是地形降水效应显著;
四是对流“列车效应”明显。
一位不具名的气象工程师2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概括称,此次河南特大暴雨主要是来自海上的东南暖湿气流和河南上空的强冷空气交汇引起的。
此前,河南省也曾遭遇过类似的特大暴雨。
1975年8月,该年度第3号台风在中国福建晋江登陆后,北上至河南省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的大弧形地带“停滞少动”,并在其他天气尺度系统的参与下,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被称为“75·8”特大暴雨。
当时,驻马店板桥水库附近的林庄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当时世界的最高纪录782毫米; 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纪录。
对于极端暴雨为何总出现在河南地区的问题,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称,华北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省,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历史罕见的极端降雨过程,但这并不能说明河南易发极端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