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了10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刘爱华表示,前10个月主要指标都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在“三驾马车”中,除消费领域增速稍显疲乏外,投资和出口形势表现明朗,随着新动能发展壮大,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继续改善,从长远角度看,我国长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依然存在。
消费:前10月社消总额增9.2%
在消费领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终结“三连涨”,单月有所回落。数据显示,单从10月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万亿元,同比增长放缓至8.6%,比9月9.2%的增长率回落0.6个百分点。累计来看,前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2%,与前三季度持平。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增幅放缓,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在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由于环保趋严、金融去杠杆以及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了居民收入增长。同时,房价仍然偏高,居民用于住房的支出比重较高,股票市场不够景气,导致消费虽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加大,但增速也趋于放缓。
另外,在物价方面,数据显示,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与上月持平。分类别看,居住、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和3.2%。
据董超介绍,从消费结构、消费内容、消费方式等方面看,我国整体上仍呈现消费升级态势,从国际通行标准看,我国恩格尔系数仍呈不断下降态势。此外,董超预测,未来消费中服务消费将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增速,而服务消费价格上涨态势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期,因此价格因素对消费影响将较大。
数据显示,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7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约5.41万亿元的网上零售额,增长26.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7.5%。
投资:基建投资增速回升
10月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一些主要指标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54.76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1-9月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据刘爱华介绍,1-10月基础设施投资在年内出现了首次增速回升,同比增长3.7%,比前三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投向基础设施增长6.3%,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
刘爱华表示,结构上可以看到,基础设施的加快主要体现在一些短板领域,包括生态环境、道路运输,再有表现在民间投资的加快,这说明目前采取的PPP项目对民营企业进入的鼓励、支持和引导政策都见到了效果,政策落实的力度确实在加大,像前期停缓建的基建项目陆续开工复工,一些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度加快,体现了政策支撑对基础设施投资回升的作用。
“基础设施投资年内首次回升,政策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宋清辉预测,今后政策的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未来,随着政策对基础设施支持力度的加大,基建投资甚至整个大的投资环境都会进一步增长,前景非常值得期待。当然,除了基建投资,消费、科创等领域也将成为投资重点。
“但也要看到,3.7%是低位回升,回升的力度和水平都处于低位。”刘爱华也表示,从未来发展看,还是要从政策支撑、资金支持、政策落实力度等方面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支持,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的企稳回升。
外贸:10月进出口增速攀升
数据显示,10月,进出口总额约2.7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上月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约1.5万亿元,增长20.1%,加快3.2个百分点;进口约1.2万亿元,增长26.3%,加快8.8个百分点。据刘爱华介绍,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除外贸外资形势外,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就业平稳,目前中美经贸摩擦对总体经济影响比较有限。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从国内国际两个大的市场环境进行了分析。他表示,从国内来看,进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放管服”改革、贸易便利化(通关便利化)、出口企业支持政策、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等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的落地。而放眼国际市场,据白明分析,汇率变动引起的人民币贬值,对外贸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在对未来预期上,白明表示,由于政府的各项扩内需政策,同时主动扩大进口,加之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今后进口的形势将会持续明朗。
不过,刘爱华也指出,要看到,外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都有所减弱,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高位波动。从国内来看,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营仍然存在较多困难。所以,对下一步的经济运行仍然要保持警醒,要进一步狠抓政策落地落实,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需动力,释放内需潜力,努力完成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