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近年来,公共场所猝死案例不断引发对于公众急救资源的追问,也推动了“救命神器”AED在交通枢纽等地区的增设。不过,有人大代表提出,光靠硬件不能解决问题,我国公众急救的现状是知晓率低、培训率低、实施率低、成功率低,面临急救培训体制不健全、缺乏质量控制等问题。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三位人大代表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三位人大代表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讨论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熊辉
中国商报社总编室主任李远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针灸科主任陈颖
心跳骤停发生了有人救吗?
新京报:这几年,每次有猝死事件发生,围绕着大众急救的讨论就卷土重来,以前大家关注AED,现在AED越来越多了,问题解决了吗?
熊辉:外界所说的猝死,多是心源性猝死,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因为在医院内医生就能抢救了,这也是政府这几年大力宣传公共急救知识普及的原因。对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仪器设备,如AED能对室颤进行除颤,但这不是全部,另一部分是心脏复苏术,这也非常重要,是需要专业培训才能获得的技能。
陈颖:我们从事医疗行业,参与这种培训的频率会高一些。我是中医,大概在工作两三年后学习CPR技术,有理论学习,也有实操训练。但我也觉得对非心内科医生来讲,频率可以更高、质控可以更严格一些。
李远方:你们两位是专业人士,我的情况更代表普通大众:我很想学,但确实没有参加过培训。此前代表履职过程中,我走访了120急救中心,了解到我国公众急救的现状是“四低”,知晓率低、培训率低、实施率低、成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