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老龄化社会和数字时代成为社会发展越来越显著的两大特点。但是二者碰撞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横亘在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
在今年北京“两会”上,“数字鸿沟”依然是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代表认为,要全方位客观地看待数字鸿沟存在的原因,以及原因背后的社会根源。
电脑普及为何没有出现“鸿沟”,数字难民因何形成?
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电脑已经普及一波。很多传统业务改为线上进行,人类迈入无纸化办公时代。
很多老人也不会电脑,但是,这一改变并没有给老年人带来太多困扰,而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时候,“数字鸿沟”却日趋显现,此间不同值得思考。
市人大代表、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认为,其实随着数字化、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这一次改变并不是简单的智能手机普及,而是互联网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北京市人大代表、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新京报记者吴江摄
“电脑普及的时候,基本只有职业白领在用,这不影响一些不用电脑的人选择自己的生活。”刘红宇说,“比如,他不用e-mail,但还可以写信,可以请人给他复印一个文件,或者请人帮他打一篇字,不用自己去操作电脑。所以这种问题在那个时代就不显得那么明显,计算机技术进步没有给人带来压力和窘迫感。当时也没有要求,进门都要抱个电脑扫码。”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长期关注老龄化问题,他认为,数字时代的变化,经历了不同的代际更替和社会结构变化。“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年轻人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出生后就伴随着智能社会成长;像我们这个年龄,出生时不是数字时代,属于数字的移民,需要不断学习;对于老年人来说,从社会学角度讲,他们是数字难民。‘难民’面临很多不适应性,与时代文化和身体机能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