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侯少卿
北京新版垃圾分类条例实施已大半年,条例实施情况如何、遇到哪些问题等成为今年北京“两会”聚焦的热点话题。
1月24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做客新京报两会访谈间,参与过新版垃圾分类条例修订的他,提出了许多建议,包括垃圾分类问题要持续抓、工作推进应更加方便百姓、大件垃圾可由社区定期划场地集中“消化”等。
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要更加方便百姓
北京自2020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版垃圾分类条例,到现在已大半年时间,落实情况如何?
常纪文表示,条例开始实施时恰好是疫情防控期间,刚开始比较仓促,但后来总体有一些成效,比如厨余垃圾分出率提高了十几倍,一些可回收垃圾分出率也较高。但根据目前调研,垃圾分类也存在两极分化问题,成效增长有一些停滞。
北京“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的目标之一,即垃圾分类成为全市人民自觉行动。“这个目标切合实际,因为垃圾分类的意识不是一下就能提高的,日本、德国等国家垃圾分类都经过了一到两代人的时间。”常纪文称,但不能因为有五年的目标,现在就放松要求。
他建议要持续抓垃圾分类,而当前已有一些持续性不足的表现。如社会参与程度降低,有一些外包给第三方公司来评估考核;又如初期一些垃圾桶边上还有专人指导,现在也没有了。
在持续推进过程中,方便百姓很重要。常纪文举例称,如投放厨余垃圾时要破袋,因容易脏手,不利于百姓形成垃圾分类习惯。所以要用系统化的思维管理,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要更加方便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