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雪松叙事丨为什么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冲突与叙利亚局势有关?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27日在两国有主权争议的纳卡地区激烈交火,相互指责对方挑起冲突。
阿国防部当天(27日)称阿军已经夺取纳卡地区6座村庄和“多处战略高地”,并摧毁亚美尼亚12套防空装备。阿塞拜疆总统伊尔哈姆·阿利耶夫在电视讲话中说,面对亚美尼亚“又一次军事挑衅”,阿军在“阿塞拜疆领土”作战,“事业正义、必将获胜”。阿利耶夫还于当天签署法令,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亚美尼亚也毫不示弱。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当天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表推文称,阿塞拜疆向“斯捷潘纳克特市(纳卡地区最大城市)等居民区”发动导弹袭击和空袭,亚美尼亚“击落其两架直升机和三架无人飞机,摧毁三辆坦克”,并将继续“保卫祖国免遭阿塞拜疆入侵”。帕希尼扬还宣布,亚政府决定在全国实行戒严和军事总动员。
△图为亚美尼亚国防部公布的当天阿塞拜疆坦克被亚美尼亚摧毁的照片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曾同属苏联加盟共和国,但围绕着纳卡地区的领土争端,两国不睦已久,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曾多次爆发冲突。
南高加索地区的两个国家间的争斗和当前的叙利亚局势有着怎样的关联?二者又是否会相互影响?总台驻叙利亚记者朱雪松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危难之中的援手
虽然亚美尼亚和叙利亚两国领土不相互接壤,但两国地理位置十分靠近。地图显示,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和叙利亚东北部卡米什利市间的直线距离不到400公里,且自古以来就有亚美尼亚人生活在如今的叙利亚境内。
△图为亚美尼亚与叙利亚地图
1914年一战爆发后,身为同盟国一方的奥斯曼帝国出师不利,因此把责任推卸到了受其统治的亚美尼亚人头上,认为是他们与敌军里应外合、破坏国家团结,并开始对亚美尼亚人进行镇压。这就是后来被一些学者和媒体称为“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历史事件。当时有大批亚美尼亚人在被驱逐和镇压后逃至现今的叙利亚境内,这些幸存下来的亚美尼亚人和此前生活在叙利亚境内的亚美尼亚人一起形成了如今叙利亚境内的亚美尼亚族群。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前,叙利亚2000多万人口中,有大约10万人是亚美尼亚族,这些亚美尼亚族人大都定居在叙利亚北部叙土边境地区。
现今的亚美尼亚政府一直对当年奥斯曼帝国镇压亚美尼亚人的事件耿耿于怀,并认定其为“大屠杀”,称遇害人数多达150万;土耳其方面则一直坚决否认其前身——奥斯曼帝国——制造了“大屠杀”,同时认定死亡数字被夸大。
亚美尼亚和土耳其两国在历史事实认定上的龃龉也严重影响了双边关系。1993年,土耳其关闭了与亚美尼亚的边界。2009年,双方曾一度签署过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协定,但迟迟未获两国议会批准。2018年3月,亚美尼亚总统宣布终止有关两国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协定的核准进程。
亚美尼亚政府认为叙利亚人曾经收留和庇护过遭到奥斯曼帝国驱逐、迫害的亚美尼亚人,因此一直与叙利亚维持着友好关系。苏联解体后,叙利亚成为亚美尼亚最先设立大使馆并由总统出访的国家。而叙利亚政府也因为看重国内亚美尼亚族群的影响力而表现出了对亚美尼亚政府的亲近。
2015年,时任亚美尼亚总统谢尔日·萨尔基相在联合国大会有过这样的发言:“要不是一些友好国家在亚美尼亚深陷危难之时出手相救,当年在“大屠杀”中死亡的亚美尼亚人或许更多。”
谢尔日·萨尔基相的此番发言也被外界解读为是在向叙利亚“报恩”。
二次流散:是离家也是回家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生活在叙利亚的亚美尼亚族人也受到威胁。
2014年3月,位于叙土边境地区的叙利亚小镇克萨布遭到叙反对派武装占领,小镇的主要人口为亚美尼亚族。
△图为叙利亚北部小镇克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