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袁隆平说粮食优质高产我们做到了 网友:粒粒皆辛苦,向袁老致敬
近日,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大家常认为,粮食种植“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这个观点要纠正了。
袁隆平说粮食优质高产我们做到了
虽然既高产又优质难度比较大,但现在我们做到了!
网友:粒粒皆辛苦,向袁老致敬!一定要听袁隆平爷爷的话,不浪费粮食!
延伸阅读:
袁隆平土味儿“门规”引热议,要想搞出真东西,就要脚踏实地、不辞辛苦
近日,袁隆平院士在接受专访时谈到收徒条件——“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这条乍听起来充满土味儿的“门规”,迅速引发热议。
事实上,下田的“门规”早已有之。
深耕田野,是袁老一直践行的科研姿态,某种程度上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研究过杂交水稻,而中国之所以能率先突破,其中或许有对粮食需求更强烈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某些国家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研究,以袁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农业科学家,像普通农民一样贴近大地,长年累月躬耕于稻田,他们坚信“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
去年9月,在北京参加“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后,袁老心心念念:“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即便已名动天下、年过耄耋,袁老仍然雷打不动坚持“土办法”,让人动容。
下田作业,是从事农业应用科学研究的前提,这昭示着一条朴素且颠扑不破的道理:要想搞出点真东西,就要脚踏实地、不辞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