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发审委延续“高压”审核姿态,11月7日6过1的首发审核结果再次牵动了资本市场的神经。这也意味着,发审委在首发审核把关方面呈现更加严苛之势。在业内人士看来,审核趋严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市企业质量。不过,对于上会企业、保荐机构而言,将面临更为严苛的课题。
“高压”审核持续
继10月31日新一届发审委“发威”6过2,首发审核趋严之势凸显后,证监会首发审核企业通过率在11月7日再创新低。这也意味着,发审委“高压”审核状态持续。
11月7日,按照证监会发审委会议工作安排,有6家企业在第十七届发审委2017年第35次、第36次会议上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结果来看,可谓惨烈,6家上会企业仅仅有1家首发获得通过。另外5家企业则悉数“败倒”在资本市场入口前。超过80%的被否率再次刷新纪录,创下2015年IPO重启以来,单日首发审核被否决家数、否决比例最高的纪录。由此也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在新一届发审委履职以来,关于审核趋严的趋势就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据了解,新一届发审委在10月17日审核了发审委合并之后的第一批上会企业。首发审核通过情况如何则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彼时,市场人士纷纷认为,新一届发审委首次亮相,审核情况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自10月17日新一届发审委“开工”以来,共审核企业36家,通过企业为20家,首发遭暂缓表决的为3家,被否企业为13家,通过率仅为约56%。
实际上,监管层在此前已曾明确表示防止企业带病上市,把好上市“入口关”。证监会发言人常德鹏在今年7月就曾强调,继续按照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的工作要求,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坚持问题导向,完善IPO现场检查等工作机制,依法严格审核、严格监管,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防止企业带病上市。而通过率明显下降则意味着IPO审核较此前将会更加严苛。
关注问题更细致
纵观最近被否的企业,大多有着不俗的业绩表现,其中在11月7日首发被否的国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更是高达逾4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首发审核中业绩好并不能成为公司首发过会的“法宝”,发审委同时关注业绩的真实性以及持续经营能力等其他方面问题,询问问题更加细致、严苛。
净利逾4亿元的企业首发审核被否,再次刷新市场对于业绩好首发通过率大的认识。继10月24日2016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高达1.8亿元的威尔曼被否、10月31日2016年归属净利润逾4亿元的稳健医疗被否后,11月7日被否的5家企业中又有多家企业2016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过亿,其中国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归属净利润最多,高达约4.48亿元。然而这些高利润企业均在首发之路上折戟。
从发审委问询的问题来看,包括各个方面。诸如,对于成都尼毕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对该公司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内部控制与风险防控等问题进行了询问。且要求该公司就是否涉及洗钱、套汇或逃汇等问题做补充说明。对于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对公司部分现金交易的真实性、必要性以及经销模式终端销售的真实性存疑。此外,发审委还对公司是否存在资金体外循环以及第三方向发行人输送利益的情形进行了提问。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表示,结合目前的审核情况来看,业绩好并不能成为公司上会高枕无忧的砝码,即使利润再高,如果业绩真实性被怀疑、内控有效性存在缺陷、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问题等,发审委也可能投下否决票。从近期审核结果来看,新一届发审委审核的侧重点似乎有一些转变的迹象,即淡化对上会企业财务指标的好与坏以及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的实质性判断,在逻辑上、大数据上推论发审材料体现出来的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其背后的真实情况同样给予较高关注,更加具有专业性,询问问题也更加细致。
“这也许和之前某些公司IPO造假给市场造成困扰有关,证监会目前的严监管态度不会变,相信未来发审会在IPO首发会更加从严审核。”谈及发审委审核高压之势,学者布娜新如是说。
首发审核趋严衍生新课题
对于发审委“高压”审核态势,中国新三板投资联盟创始人许小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趋严的态势或将显著提升创业板企业的质量,IPO提速与从严审核依旧密不可分,那些欲通过财务包装来达到上市目的的公司将会再无生存空间。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亦表示,审核趋严将提高上市企业质量,资本市场因此更加健康,质地有问题的企业转而会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首发审核趋严虽然中长期来看无疑是利好资本市场,但却有可能造成IPO堰塞湖。从长远来看,如果保持这种高压的审核姿态,堰塞湖问题解决就可能存在难度。”谈及审核趋严,宋清辉也表达了上述看法。
不过,布娜新却认为,堰塞湖的问题与发审效率相关,与通过率关系不大。6过1说明大发审委审核态度严格,对于带病首发的企业绝不手软。A股有着自身独特的投资者结构和交易制度,加之仍然维持着审核制,保证上市公司质量是监管层的第一要务。
同样,在市场人士看来,发审委无疑扮演着“面试官”的角色,决定着哪些企业直接通过了“面试”,哪些企业需要“二面”,哪些直接淘汰出局。那么发审委首发审核趋严,就从源头上保证了上市公司的质量,能够促使资本市场这个大环境更加健康地发展。
与此同时,发审委审核趋严除了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之外,也关乎着许多企业、保荐机构的切身利益。发审委首发审核趋严让许多企业的上市“梦”碎,经历漫长等待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宋清辉进一步表示,目前发审委的这种严厉审核姿态对于待上会企业意味着必须把招股书等上市材料做扎实,才有望审核通过。“发审委审核趋严或许会让许多打算上市的企业望而却步,从而去国外谋求上市。”对于市场上的这种担忧,布娜新指出,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已然形成,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公司可以先去新三板挂牌,海外上市的成本也很高,估值还未必理想,未必适合大部分企业。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高萍 实习记者 马焕/文 王飞/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