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季春红 蔡琳
身高1.5米,进退转弯自如,可以全自动完成病区消毒、医疗物品配送等工作。3月5日,医疗机器人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上岗,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也减小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当天上午,一台身上贴有“医疗专用”的白色机器人闪烁着蓝光,在雷神山医院病区走廊内缓缓移动,机器人搭载的消毒箱顶部共有7个喷头,不停地喷出雾化消毒液。
喷雾消毒结束后,机器人驶回准备区,自动换上装有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品的配送箱,到多个感染科病区内进行配送。每到一个护士站,机器人自动停下,医护人员打开配送箱上的小柜门,拿出所需医疗用品。
医疗机器人病区消毒
据介绍,该医疗机器人是一家深圳企业为雷神山医院量身定制的,一次充电可以8小时连续工作。当搭载消毒箱时,消毒机器人可采用消毒液喷洒技术对隔离病区进行消毒,可达到手术室消毒级别标准,并可根据消毒对象不同自动调整喷头。
机器人每天在病区内完成两次消毒杀菌工作,每分钟可覆盖消杀面积120平方米,可以替代4个专业消杀人员的工作;另外,机器人还可以自动转换成“配送员”,卸载消毒箱后搭载配送箱,迅速准确地完成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配送,还具备语音提醒、自动识别人群和避障等功能。
“医疗机器人非常智能化,不但能够提高病区消杀、配送等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长时间在病区工作而导致交叉感染风险,节约防护服等医疗紧缺物资消耗,节省医护人员时间成本。”医院护理部护士长陈宏说。
在雷神山医院里,不仅智能机器人投入使用,还实现了远程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5G远程会诊现场
2月29日,董家鸿院士、葛均波院士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专家团队在雷神山医院和北京、广东、上海的专家借助联通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承载的远程医疗平台,通过一系列智能化信息支持系统为一位危重症新冠肺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进行了远程多学科会诊。该患者经过治疗,目前恢复较好,已具备脱离呼吸机的条件。
新冠肺炎远程国家医疗队自2月27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成立以来,已先后为两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实施远程多学科会诊,实现了“前方临床救治,后方多学科远程支持”相结合的科学救治模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雷神山医院业务院长袁玉峰介绍,雷神山医院医务人员来自全国236家医院、总计2500人,要保持同质化医疗,保障对疑难病人的救治,这种协同诊治互动机制取得了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