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论文发布者:不代表官方,但科研表明“基本灭绝”
3日,长江特有珍稀物种白鲟被宣布灭绝的消息广泛传播。
1月3日中午,IUCN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目前正在开展的亚欧鲟鱼类全面评估最终结果尚未发布。根据目前初步结果,白鲟(Chinese Paddlefish, Psephurus gladius)的情况不太乐观。”
白鲟(受访者提供)
白鲟体型硕大,可达七八米长,有“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
据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日前在线发布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的一篇研究论文透露,预计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灭绝。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导危起伟,第一作者是该所张辉博士。
危起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9年9月中旬,国际组织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上海组织了专家组评估,评估结果为,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灭绝(extinct)。
危起伟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白鲟个体大,且其本身的特性科学界尚未掌握,所以非常难养活。他认为,(灭绝)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代价,“发展,不要忘了保护环境。一个顶级物种灭绝了,肯定会带来一些其他的方面的连锁反应,不仅仅是白鲟灭绝了,可能还有其他的物种。”
张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只是做一些科研工作,不能代表官方,两者是不同的。“根据我们现有的论文研究、现有的调查及理论推导,证实白鲟存在的概率非常小,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灭绝了。但长江上游的干支流那么多,几千公里,不排除有些局部的小生境我们没有调查到,还有几条躲在那里,这种可能性也是不能够完全排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