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称日本经济隐藏着巨大脆弱性 外交风波引发股市震荡!2025年11月17日,东京股市大幅下跌。资生堂股价跌幅超过9%,三越伊势丹跌去8%,FOOD & LIFE COMPANIES重挫14%。日本航空、迅销、索尼等公司股票也纷纷下挫。这场由外交风波引发的旅游禁令预警,迅速影响了日本消费市场的繁荣景象。
中国文旅部与教育部接连发布警示,提醒公民谨慎赴日旅游与留学。原因是日本领导人近期涉台挑衅言论及在日中国人安全事件频发。市场反应迅速而残酷——中国游客,这个支撑日本旅游业的重要群体,可能正在退场。
2024年中国游客(含两岸三地)在日本消费达3.4855万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总消费的42.8%。仅中国大陆游客就贡献了1.73万亿日元,相当于每五元外国人在日消费中就有一元来自中国。百货、药妆、高端护肤品、免税店等行业曾因“爆买”而风光无限,如今却成了最脆弱的部分。
这不是简单的短期波动,而是结构性依赖带来的必然结果。2024年访日外国游客总消费突破8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外汇来源,仅次于汽车出口。然而,日本国内旅游却在萎缩,30至49岁人群中近半数全年无住宿旅行,老年人出游率更低。本国居民因物价上涨和人满为患而“逃离”京都、大阪,把空间让给了外国人。
日本经济已走上一条“外需驱动、内需疲软”的单行道。政府将2030年接待6000万游客、创收15万亿日元定为目标,企业则把增长押注于中国中产的钱包。然而,当政治风险袭来,这条高架桥式的增长模式瞬间变得岌岌可危。野村研究所测算,若中国游客锐减,日本GDP或将缩水0.36%,损失超2.2万亿日元。
有人认为,游客来源可以多元化。但现实是,新加坡、泰国、印度游客虽在增长,消费能力远不及中国。韩国游客数量虽多,偏爱低价商品,难以填补高端市场缺口。中国游客不仅购买大量药妆,还带动酒店、交通、文化体验等全产业链。他们的缺席无法简单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