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天字一号文物竟然是个板凳,这种文化自觉正在延续!《56之窗网》
标王 热搜: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桂林市  五角大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奇闻趣事 » 正文

故宫天字一号文物竟然是个板凳,这种文化自觉正在延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30 15:51:18  来源:网络  作者:56之窗网  浏览次数:18
   【故宫天字一号文物竟然是个板凳】近日,故宫博物馆文物管理处处长许凯向记者介绍:1924年清室善后委员会,进入故宫开始点查,在乾清宫右转看到的第一件文物是一个板凳,所以它就成了天字一号文物。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故宫博物院的前身为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1924年11月,清代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随后,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开始点查文物,并筹备成立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建院,这座曾经的皇宫,成为面向大众开放的博物馆。1924年11月20日,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开始对紫禁城进行系统性文物清点。12月23日上午,工作人员踏入乾清宫时,遵循“从右手第一件物品点起”的原则,目光所及之处,一对置于殿门内侧的文竹包镶脚踏凳成为首个登记对象。按照《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排序,乾清宫对应“天”字,这对脚踏凳便被赋予“天字一号”的特殊身份。“当时谁也没想到,顶门用的木墩子会成为‘天字第一号’。”故宫博物院第五代文物守护者梁金生回忆道。他的祖父梁廷炜正是1925年点查工作的核心成员,亲手为文物贴上首批编号标签。这种看似随意的选择,实则蕴含深意:《千字文》作为启蒙经典,其字序本身承载着天地秩序的哲学思考,当“天”字成为首个编号符号时,既代表着空间方位的至高无上,更寄托着对传统文化脉络的尊重与延续。这张高42厘米、宽38厘米的朱漆木凳,表面覆盖着三层大漆,凳面因长期使用形成向内凹陷的弧度。故宫古建部研究发现,凳面弧度与清代宫女服饰宽度完全吻合,证明其曾是宫女更换朝服时的辅助工具。凳腿内侧的“乾清宫用”墨书,与凳面磨损痕迹形成时空对话,无声诉说着六百年前的宫廷日常。

故宫天字一号文物竟然是个板凳
故宫天字一号文物竟然是个板凳

  “它比任何金玉宝器都更懂得守护的意义。”梁金生在2018年文物库房发现这张木凳时,其漆层下仍保留着1925年点查时的编号墨迹。这个跨越三个世纪的“活文物”,见证了从溥仪出宫到文物南迁,从台北故宫分立到两岸文化认同的全过程。当他在库房用棉签轻柔擦拭编号灰尘时,这个动作与九十年前祖父的动作形成时空呼应——五代人守护的不仅是文物,更是一种文化承诺。

  故宫的文物编号体系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史。清室善后委员会时期,“千字文”编号法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仪式:乾清宫的“天”、坤宁宫的“地”、交泰殿的“荒”,形成精准的空间定位系统。新中国成立后,故宫迭代出“故”“新”“书”“资”等分类代码,如今更进入数字化时代——每件文物拥有唯一的“故00000001”式数字身份证。

  在最新展览中,“天字一号”木凳与乾隆御制“天字一号”大阅刀形成奇妙对话。这把通长96.5厘米、刀背錾刻十四条金龙的佩刀,镶嵌红宝石、绿松石、青金石,与木凳的质朴形成强烈反差。但正是这种反差,构成了完整的文化基因库:既有价值连城的《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也有数万件记录民间智慧的普通器物。故宫现藏195万件文物中,每件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信息,共同拼凑出中华文明的完整图景。

  “没有哪件文物天然高贵。”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百年特展上强调。1925年点查时,工作人员用同样认真的态度登记每件器物,这种平等性使故宫成为真正的文化共同体。木凳的磨损痕迹证明,真正能抵御时间侵蚀的,往往是那些被反复使用的器物。正如故宫古建专家所说:“最坚固的文物,是融入生活的文物。”

  这种文化自觉正在延续。在AR技术加持下,观众可看到木凳在1925年的点查现场,也能360度观赏乾隆刀的錾刻细节。当年轻人通过数字平台“云游”故宫时,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文物本身,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庄严承诺。从“天字第一号”的板凳到百万藏品,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既体现在《清明上河图》的恢弘长卷中,也镌刻在宫女使用过的木凳纹理里。

  当我们在午门展厅凝视这张木凳时,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提醒我们:文化的传承不在于器物的贵重,而在于守护者的敬畏之心。从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的首次点查,到今天数字化时代的智慧管理,故宫的百年历程证明,真正的文化自信,既需要《千里江山图》的壮美,也需要“天字一号”木凳的朴素。在这个意义上,每个“天字”编号都是守护者与文物的契约,每道磨损痕迹都是文明长河中的浪花——它们共同书写着中华文明最动人的平凡史诗。

 
 

  以上就是【故宫天字一号文物竟然是个板凳,这种文化自觉正在延续!】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网。
 

本文地址: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1894546.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56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56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推荐图文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新闻投稿、广告联系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