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创始人尹同跃在63岁时迎来了公司成功上市的时刻。近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进行了IPO,从2004年启动上市计划至今已历时21年。奇瑞QQ曾是许多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售价不到8万元的小车一度风靡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奇瑞抓住了转型机遇,成为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然而,尹同跃在这20多年里经历了许多挑战。9月25日,奇瑞汽车终于成功上市,募资规模超过91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开盘后股价迅速上涨,总市值一度超过1900亿港币。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扩充。
奇瑞的投资者阵容强大,包括国资背景的黄山建投和知名投资机构高瓴。招股书显示,奇瑞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是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去年,奇瑞实现了营收和利润双增长,营收同比增长65.37%,归母净利润高达141.35亿元。
尽管奇瑞实力雄厚,但其上市之路却充满波折。早在2004年,奇瑞就试图通过上汽借壳上市,但由于股权关系复杂而失败。随后几次尝试也因金融危机、申报材料不合规等原因未能成功。直到今年,奇瑞才成功上市,获得了超额认购。
奇瑞的故事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小草房”。当时,芜湖市邀请尹同跃回乡造车。尹同跃在一栋简陋的厂房中带领团队开始自主研发。1997年,他们自行安装了一条二手发动机生产线,标志着国产轿车自主化的开端。2001年,奇瑞第一款自研汽车“风云”上市,受到市场好评。此后,奇瑞在销量和出口方面表现亮眼,尤其是奇瑞QQ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