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三年 西方国家为何集体沉默?
2022年9月26日,连通俄罗斯和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北溪-1号”和“北溪-2号”在丹麦、瑞典附近海域发生剧烈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调查发现,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疑遭人为破坏。
目前距离“北溪”管道遭到破坏已经过去了三年,但调查进展依然缓慢。这起涉及多国利益的重大事件,调查过程却异常曲折。
调查进展缓慢
丹麦瑞典结束调查 坚持调查国家仅剩德国
2022年9月,“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后,丹麦、德国和瑞典官员宣布,将分别对事件展开独立调查,并拒绝俄罗斯参与。
2023年7月,德国通报联合国安理会称,其调查发现一艘游艇上有炸药痕迹,怀疑这艘游艇可能被用于运送炸药,以实施对“北溪”管道的破坏。
2024年2月,瑞典和丹麦相继宣布结束调查,但德国表示仍将继续调查。
德国已发布逮捕令 一名落网嫌疑人待引渡
根据德国媒体此前报道称,德国警方已确认所有涉嫌参与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人员的身份,德国相关部门已向六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另有一名嫌疑人或已死亡,其中一些人与乌克兰特工或军方有明显联系,至少有一名嫌疑人曾接受过德国军方培训。
2024年8月,德国多家媒体称,德国检方近期对一名代号为“弗拉基米尔·Z”的乌克兰嫌疑人发出逮捕令。但波兰在接到德方逮捕令后,无视德方抓捕请求并任由嫌疑人自波兰逃回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