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刘雨昕的“仙那度2.0”演唱会将在北京举行。最近,她在参加一场非遗风筝制作活动时透露,这场演唱会将继续深入挖掘民族非遗元素,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在上海场中,她将苗族反排木鼓舞、铜鼓等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此次演出也将继续打造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在非遗风筝制作活动现场,刘雨昕对各式风筝表现出浓厚兴趣。她坦言之前对非遗风筝了解不多,但现场看到许多跨界合作如巧克力、美食和胸针等结合的设计,让她深受启发。其中,一个将敲锣打鼓与风筝结合的设计最让她印象深刻,这个灵感或许会在北京站演唱会中有所体现。
这不是刘雨昕第一次将非遗元素融入演唱会。在上海站的开场表演中,她就融入了来自家乡贵州的反排木鼓舞,并邀请当地老师参与表演。她还从贵州博物馆的铜鼓元素中获取灵感,将其搬到演唱会环节。“非遗和民族舞对我来说更淳朴,没有任何包装,有一种不刻意的惊艳感。”刘雨昕希望通过“仙那度”让这些元素变得更鲜活。
从“仙那度1.0”到“仙那度2.0”,刘雨昕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她对仙那度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年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微综真正去了那些地方,了解到很多民族非遗的文化。以往只是偶尔听到或看到表演,这次则是真切地走进寨子去了解。她认为很多非遗的手工艺和来自大自然的原生态声音没有经过修饰,听到这种声音时,心里会有一种不一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