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无产品、无营收、无利润的公司在上市不足三个月内股价飙涨50倍,随后单日闪崩逾50%,引发了市场对创新药投资风险和指数纳入机制的质疑。
9月16日,港股创新药企药捷安康-B(02617.HK)上演了一场史诗级的股价过山车行情。早盘暴涨超过50%,股价一度达到679.5港元的历史高点;午后却急速闪崩,最终收报192港元,单日跌幅达53.73%。这家今年6月23日以13.15港元发行价上市的公司,在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内,股价较发行价飙涨近50倍,市值一度突破2600亿港元。
药捷安康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的小分子创新疗法。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零,亏损达1.23亿元。公司没有任何商业化产品,收入主要依赖对外授权的里程碑付款。股票名称中的“-B”后缀是港交所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特殊标记,提醒投资者这类公司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上市公司。
药捷安康股价暴涨受多重因素推动。9月8日,公司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名单,为内地资金涌入打开通道。9月10日,公司公告其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TT-00420)的一项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获得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该产品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目前正在中美两地开展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试验。
药捷安康流通盘极小,成为股价剧烈波动隐形推手。公司总股本3.97亿股中,仅有1528.10万股可供二级市场交易,占比不到4%。这意味着少量资金就能显著影响股价,容易产生暴涨暴跌现象。9月15日,药捷安康大涨超100%,换手率只有4.78%,并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