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近期宣布的降息计划将对全球股市、债券、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产生积极影响。然而,此次降息与以往不同,伴随着复杂的经济数据和政治博弈。例如,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前一周,所有影响决策的数据已公布,市场预测9月可能降息25个基点。但最终结果尚未确定,因为特朗普政府仍在争取更大的降息幅度。
美国当前的非农就业和CPI数据显示经济疲软且通胀问题复杂,理性选择应是降息25个基点。然而,对于急需刺激经济的美国政府而言,这一幅度显然不足。目前每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2.2万,一旦转为负值,情况将更加严峻。此外,高额债务利息已经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每收入1美元中就有23美分用于偿还利息。
贝森特若能主导降息,可能会一次性大幅降低200个基点。为了实现首次降息50个基点的目标,特朗普团队正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改变美联储投票格局。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谨慎,认为25个基点的降息属于流动性宽松,而50个基点则可能暗示经济衰退,不利于市场稳定。
从历史经验来看,不当的降息政策曾导致严重通胀甚至经济崩溃。尽管目前美国通胀水平尚可接受,前景仍不明朗。鲍威尔尚未承诺持续降息,可能是基于对未来通胀风险的担忧。预计在特朗普的压力下,降息过程将充满波折。如果GDP连续多月出现负增长,鲍威尔可能会采取更激进措施来支撑经济,包括大规模降息和扩表。扩表意味着美联储直接购买资产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历史上这种做法常用于应对金融危机。此次扩表也可能帮助缓解财政部因发债带来的压力。美联储本轮降息之路将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平衡高流动性和潜在通胀风险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