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车企2025年上半年核心业绩对比显示,比亚迪营业收入为371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新能源销量达到全系新能源,海外销量为55万辆,研发投入为309亿元。吉利汽车营业收入为15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2.9亿元(同比下降14%),主要原因是外汇汇兑损失,实际核心归母利润为66.6亿元,新能源销量为72.5万辆,海外销量为18万辆。长城汽车营业收入为923.6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3.37亿元,新能源销量为16.04万辆,海外销量为19.77万辆。奇瑞集团的详细数据未披露,但其新能源销量为35.94万辆,海外销量为55万辆。
比亚迪在全产业链和技术定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刀片电池、IGBT芯片到智能座舱全栈自研,毛利率达18.01%,抗价格战能力强。其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油耗仅为2.9L,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搭载率高达60%,千伏高压平台可在5分钟内充电400公里。比亚迪还拥有全球化先发优势,海外收入占比达36.5%,车型在德国等市场的溢价是国内的两到三倍,泰国和巴西工厂投产保障了本地化供应。
吉利汽车通过“一个吉利”战略,旗下极氪、领克、银河品牌覆盖10-90万元市场,研发成本降低20%,新车周期缩短至18个月。公司在全域AI布局上也取得进展,星睿智算中心算力达23.5 EFLOPS,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实现无盲区感知,雷神电混系统热效率行业第一。此外,神盾电池通过36项极限测试,获得ISO/PAS 8800安全认证,定义了行业安全标杆。
长城汽车单车盈利领先,单车均价为17.05万元,单车净利润为1.11万元,2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达31.8%。坦克品牌全球销量达70万辆,Hi4技术覆盖SUV、MPV和皮卡,V8发动机量产巩固高端市场。长城汽车在全球化深度运营方面也有显著成果,泰国和俄罗斯工厂本土化率超过丰田,巴西工厂投产辐射拉美市场,海外收入占比超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