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们最近的避暑地不在高山,也不在海滨,而是城市地下。今年夏天热浪来袭,重庆、武汉、西安、杭州、石家庄等地纷纷冲上40℃高温。人们扎堆奔向“避暑小城”,却忽略了脚下那些低调又凉爽的去处——防空洞。这些地下空间恒温20℃左右,不开空调也能凉快一整天。原本为战备而建的地下空间如今变身为火锅店、咖啡馆、展览空间,成为社区老人打牌乘凉、孩子打球、年轻人看展的清凉据点。当高温昼夜盘踞城市,地下反倒成了城市夏天最自在的出口。
近几年,每到夏季,一些城市就会打开“防空洞纳凉地图”。例如,在杭州四牌楼,防空洞变成了城市生活小站,进门凉气扑面,里面电视、Wi-Fi、饮水机、理发角应有尽有。墙上保留了老照片和复古标语,适合拍照打卡。另一处西山公园东门旁的防空洞还办起了摄影展,用艺术语言带观众穿山而过,注视过往。
在武汉,蛇山防空洞位于黄鹤楼脚下,以前是仓库和游戏厅,现在换上了乒乓球桌,成为市民纳凉点。厕所干净,网络满格,热得难受时随时可以进去坐坐。
西安开放了3处人防纳凉中心,把防空洞变成长条形的避暑空间。纬二街纳凉中心布置洋气,有大人聊天用的咖啡馆,也有小朋友写作业的矮桌椅。这些纳凉中心的墙上都贴着提示:“自备衣物,以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