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全国各地众多医院对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上海也不例外。据统计,自今年以来,上海至少有14家三甲医院进行了人事调整,20余位医院领导履新。其中,7家医院更换了党委书记,2家医院迎来新院长。
在这些履新的医院领导中,许多人不仅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还具备出色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例如,8月11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宣布郭薇薇任党委委员、副院长。郭薇薇是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高危新生儿随访管理及新生儿感染等疾病的诊治。此前,她担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执行院长。两个月前,周慧芳接任该医院党委书记。
8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宣布牟姗任党委书记,郑军华因年龄原因卸任。牟姗长期从事急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发表了多篇国际论文。她在医院管理方面也有丰富经验,曾任仁济医院人力资源处处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
8月1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新官网信息,徐金富出任院长、党委副书记,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徐金富是呼吸学科带头人,拥有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研究经历,在呼吸病学领域成就斐然。他率先提出“支扩哮喘重叠综合征”这一新型临床综合征,并推动了全球支扩个性化治疗的进步。
7月23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宣布陈震轮岗接任党委副书记,顾文英、蒋晓轮岗任副院长。不久前,吴炅刚接任该院党委书记一职。吴炅擅长乳腺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此外,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虞先濬和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任党委书记应豪也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
这一轮人事调整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属医院,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体系内的医院。多数卸任干部因年龄原因离任,新任干部呈现出专业化和年轻化特征。例如,“80后”胡聃担任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他是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科研。
通过轮岗交流或引入新任干部,医院领导班子注入了多元管理经验,促进了干部多岗位锻炼,有助于构建更具活力与创新力的管理团队。这些拥有丰富专业背景的专家走上管理岗位,将为医院在临床诊疗、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带来新思路和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