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及其支持者认为,8月7日生效的关税代表了一场胜利,证明了批评政府的人错了。美国得到了想要的让步,显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贸易伙伴起初威胁报复,最终还是屈服了。
然而,新关税以及美国政府威胁对半导体和药品征收的额外关税,同样包含短期风险和长期代价。即使往好了讲,现在庆祝也太早了。
美国试图通过“强权即公理”的零和秩序来服务于自身。欧盟、日本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希望通过威胁采取反制措施,促使美国回到过去的共识上来。但这些国家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而美国政府表现出不愿提供这种保护的态度,迫使它们作出让步。
白宫没有为盟友打掩护,反而庆祝盟友的失败。谁赢谁输,毫不掩饰。
问题在于,这种肤浅的政治胜利所导致的代价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变为现实。目前依然存在突然出现初步经济逆行的可能性,这取决于金融市场是否继续无动于衷。
新关税已经引发了滞胀迹象。滞胀是通胀上升与经济增长放缓的有毒组合体,即便美联储也对此无能为力。
美国政府显然喜欢把破坏当成政策工具:打击美联储独立性的行动仍在升级;上周令人失望的就业数据公布后,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遭解职。
在这种无情的压力下,金融市场的情绪可能会在某个时候发生逆转。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大幅上调关税即使没有产生毁灭性后果,也足以抬高物价、抑制竞争和压低生活水平,尤其是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选择不报复虽然令日本和欧洲陷入尴尬,但可以使它们保持更开放的贸易态度,从而使美国成为最大的长期输家。
最糟糕的是,美国的霸凌行为将对盟友关系造成持久的、可能无法弥补的伤害。备受屈辱的外国政府和愤怒的选民将不再相信美国的承诺,也不再友好地看待美国的地缘政治优先事项。长此以往,这些国家将减少对华盛顿的依赖,转而加深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外交和安全关系。
即使美国政府的短期赌博能够获得政治回报,这一所谓的胜利最终也将被揭示为一个代价高昂且完全咎由自取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