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文化体育馆的灯光下,孙颖莎的签表成为乒坛关注的焦点。她是目前唯一能破解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这道难题的人。在洛杉矶奥运周期内,桥本帆乃香横扫了王艺迪、蒯曼等10名国乒主力,豪取11连胜且仅丢1局,但唯独对孙颖莎6战全败、未赢一局。
这场可能发生在8月9日的第二轮对决,将直接检验国乒能否撕掉“削球恐惧症”的标签。孙颖莎的首道关卡是8月8日20:00对阵韩国黑马朱芊曦。这位世界排名第15的华裔选手以正手暴力弧圈球著称,曾在2025年爆冷击败王艺迪。尽管孙颖莎历史交锋2胜0负,但在2023年新加坡大满贯她曾被朱芊曦逼至决胜局,关键球得分率78%对65%的优势背后暗藏搏杀风险。
横滨球台成为隐形挑战。赛事采用日本品牌尼塔库球台,其高摩擦台面使球弹跳更顶、轨迹更飘,与上月美国大满贯的德国尤拉球台特性完全相反。孙颖莎的近台快攻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一旦站位被球顶住,正手爆冲的112公里时速优势可能被削弱。教练组紧急调拨同款球台特训。孙颖莎清晨6点加练的视频引发热议,她专注强化正手连续进攻稳定性,要求连续20板不失误。体能团队同步提升其腿部爆发力,以支撑高强度的蹬转发力动作。
这些细节指向明确——为迎战桥本帆乃香保留体力。桥本帆乃香的恐怖在于“进化”。她的削球已从纯防御升级为攻削结合体系,反攻转化率从18%飙升至27%。中远台覆盖面积比传统削球手扩大30%,旋转变化频率达每球2.3次变转。美国大满贯上,她让王艺迪三局仅得14分,反手长胶制造的旋转迷雾令国乒二线队员屡屡判断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