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权责界定问题再次引起关注。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尚未实现自动驾驶目标,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因此,驾驶人是最终责任主体,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如果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双手脱离方向盘、视线脱离路况,不仅存在严重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
北京市国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立新指出,在驾驶过程中不握方向盘、看手机、睡觉等行为存在行政处罚风险,会被处以警告、罚款并扣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智阳则提到,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驾驶员责任仍是核心原则。尽管部分地区在智能汽车商业运营责任划分方面进行了试点探索,但从国家立法层面看,智能驾驶并不能免除驾驶员的责任。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因多次公开分享智驾体验引发公众关注。2024年2月12日,他在朋友圈分享从安徽驾车前往深圳的经历,提到一路使用智能驾驶,但手还需搭在方向盘上,法规不允许长时间离手。他曾因手长时间离开方向盘被系统处罚停用智驾功能3分钟。而在2025年7月,一则余承东“边开车边睡觉”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他随后辟谣称自己只是低头玩手机,并为此被扣了3分。
根据公安部提出的扣分和相关处罚,孙智阳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违反者将面临警告或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一次记3分。如果上述行为导致交通事故,驾驶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车辆维修费、医疗费、误工费等,造成人身伤亡的还需支付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对于刑事责任,孙智阳称,这主要指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