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过半议席,在国会众参两院同时成为少数派政府。这一政治变局对日本未来的外交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刘江永认为,日本的外交政策与政局、政治思潮以及掌权人的政策倾向密切相关。当前日本外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系。最新民调数据显示,日本民众对美国的认知出现显著转变,传统上将美国视为最重要盟国的观点正在发生变化,甚至有民调显示日本民众认为“美国威胁”已超过朝鲜,这意味着日美关系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
刘江永指出,特朗普政府一方面要利用日本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通过高关税等手段施压日本,要求其增加防卫费并购买美国武器。这些要求已超出日本财政承受能力。日本在2022年年底通过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规定,五年内将防卫费从GDP的1%提升至2%,这已是巨大财政负担。而美国进一步要求日本将防卫费增至3.5%,更是难以承担。
目前,日美两国关系处于微妙状态。在美国造船业严重衰退的背景下,日本主动提出以其全球第三的造船能力协助美国重振造船业,试图通过投资美国来换取美方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但这一策略尚未取得预期效果。其根本逻辑在于,通过强化日美安全合作纽带,使美国在安全领域依赖日本,从而换取经贸领域的优惠待遇。
对于未来的中日关系,刘江永分析称,日本与中国主要加强功能性合作,但在关税问题上并未与中国进行协调。在安全领域,日本联合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强化对华军事威慑,甚至引入北约力量介入亚太事务。这种政策实质上是以损害中国战略利益为代价迎合美国。如果石破茂不能抑制党内的右翼势力,日本未来与中国的关系可能面临持续波动,国内政治右倾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对华不友善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