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公司最重视的是电机、电控和电池,但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冰箱、彩电和大沙发。无论是豪华百万级轿车还是2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车,在谈到用户舒适体验时都离不开“大沙发”,即汽车座椅。
座椅的演变几乎见证了汽车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汽车座椅类似于带弹簧的木质板凳,随着第一辆汽车的诞生而设计出来。1910年,别克首次采用了皮质座椅。1921年,福特T型车上出现了第一款可倾斜的座椅(支持三档调节),标志着座椅开始具备功能性。1958年,三点式安全带在沃尔沃问世,进一步提升了座椅的安全性。
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厂商加速了座椅的进化。从理想汽车开始,冰箱、彩电和大沙发成为新能源汽车标配。售价仅十多万元的车型也开始自称“比肩百万豪车”。这些座椅配备了通风、加热、按摩功能,采用NAPPA真皮材质,并提供多种调节选项。然而,在奔驰、奥迪和宝马等豪华品牌中,这些配置通常需要额外付费选装。
为什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如此努力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座椅?原因之一是新能源汽车的地台过高导致乘客容易腰疼。燃油车的后排腿部空间有下沉设计,而新能源车由于底盘集成电池包,地台几乎是平整的平面,这使得乘客膝盖高度增加,腰部受力集中,长时间乘坐容易疲劳。
蔚来曾在座椅体验上遇到用户不满。蔚来的换电平台限制了地台高度,加上座椅设计问题,导致用户从2021年4月开始抱怨座椅不舒适。最终,蔚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近20%的用户对座椅不满意,并推出了升级方案。特斯拉、问界、小鹏等品牌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提升座椅的舒适度,例如使用亲肤材质、增加座椅长度、提供丰富的调节选项以及座椅按摩等功能。理想汽车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他们在理想L9上市前邀请用户体验座椅,确保基础舒适性后再增加额外功能。蔚来也在座椅研发上投入大量精力,改进了供应链模式,提高了研发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小鹏汽车同样重视座椅舒适性,他们从其他车企挖来了专业人才,优化了P7+的座椅设计。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在座椅舒适性上的努力也影响了合资品牌,如东风日产N7推出的AI零压云毯座椅受到了用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