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最近威胁要对进口药品加征高达200%的关税,以吸引“产业回流”。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这一关税威胁引发了全球医药行业的震动,并引起了美国本土制药企业的担忧。专家警告说,如果实施这样的关税政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药品价格上涨和供应短缺,同时也将考验美国政府在国内构建产业链的信心。
在美国已知的各种关税品目中,医药类目的关税税率计划是最高的。据《福布斯》杂志报道,若这一关税被实施,可能会影响美国约2000亿美元的进口药品,并推高民众的药价。目前,医药行业正在等待本月末更多的细节,届时针对该行业的所谓“232调查”的最终结果将出炉。在此期间,药企只能密切关注形势,并为各种可能的结果做规划。
国泰海通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美国制药业高度依赖海外,全球医药企业通常选择从中国或印度进口原料药,在欧洲生产并最终出口到美国,形成“美国研发-中国/印度生产原料药-欧洲生产药品-回流美国”的链路。2024年向美国出口药品最多的国家是爱尔兰、瑞士、德国、新加坡和印度。
为了避开可能的关税,全球制药巨头正在考虑加大在美国的投资,各国也在评估可能受到的影响。澳大利亚去年向美国出口了价值21亿澳元的药品,占其医药出口总量的38%。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默斯表示,澳大利亚迫切希望了解美国“对进口药品加征200%关税”的更多细节。美国也是印度药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印度对美国出口了89.53亿美元药品,占印度药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关税将导致印度制药公司利润率缩水,甚至可能导致印度GDP下降。日本制药业也高度紧张,美国是日本去年最大的药品出口市场,新关税生效后,日本制药企业恐将面临收益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