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A股开盘表现良好,三大股指集体高开。开盘时,沪指涨0.09%报3513.25点,深成指涨0.09%报10705.44点,创指涨0.02%报2207.54点。稀土概念股反复活跃,锂矿、券商和黄金板块涨幅靠前,有色金属、机器人和数据安全题材也较为活跃。此次周一高开既受国内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影响,也与近期产业政策红利相关,释放了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中期向上空间打开的积极信号。然而,到午间收盘时,深成指和创指出现明显跌幅,显示出一些扰动因素。
上周五市场冲高回落,沪指涨0.01%,深证成指涨0.61%,创业板指涨0.80%,整体涨多跌少。周一开盘延续了周五的积极态势,背后原因之一是央行资金的入场。7月11日,央行进行了84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34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507亿元。市场普遍预测下半年将再有1~2次降准降息。此外,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明确“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行长潘功胜在6月陆家嘴论坛上提出“结构性工具创新先行先试”,这些都为市场的高开提供了有力支持。
盘中分化显著,截至午盘,沪指涨0.43%报3525.4点,而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23%、0.74%,呈现“沪强深弱”格局。这体现了市场资金避险偏好较强,贵金属、银行等防御性板块领涨,而科技成长板块如AI应用、IP经济则普遍回落。同时,量能持续收缩,市场追高意愿不足,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股市处于基本乐观但保持较强警惕性的状态。
尽管整体盘面向好,仍需关注潜在压力风险。例如,7月15日美国232调查结果公布,8月1日对华关税豁免即将到期,若贸易摩擦升级将压制风险偏好。今日贵金属走强也反映了这一点。另外,6月PPI同比下降3.6%,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矛盾,部分高位题材股或面临业绩证伪,这也影响着股市波动。
短期内,沪指可能围绕3520点震荡整固,配置方向紧扣“高景气赛道+政策受益”双主线可能是可行的思路,但仍需警惕国际政治对股市的影响,避免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