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月球科研站和月壤3D打印系统的概念图展示了未来在月球上盖房子的可能。利用月壤3D打印系统,可以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并打印出任意形状的月壤构件,满足建造需求。深空探测实验室的高级工程师杨洪伦介绍,这台系统可以利用聚光太阳能,在月球上实现可靠的太阳能聚光与月壤成型,适用于月球极端环境。
月球气候环境恶劣,给科研带来重重困难。为让设备适应月球复杂的环境,团队对比了多种技术路线,最终选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的技术路线,攻克了能量捕获传输到打印成型的系列难题。这样,未来在月球上盖房子、修路、建设备平台都将成为可能。
人类长期留驻月球时,饮用水问题也得到关注。深空探测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能够从月壤里原位提取水。研究表明,月球极区蕴藏着大量的水冰资源,这些水冰不仅可以作为饮用水和氧气的来源,还可以通过电解制取氢氧燃料,支撑深空探测任务的能源需求,从而降低从地球运输物资的成本和风险。
该系统采用多根细长螺旋钻针原位钻进含冰模拟月壤并加热产生气态水,水汽通过导流通道定向进入低温冷凝器,冷凝成固态冰实现收集,克服了月壤开挖难、真空逃逸水汽收集难、水冰提取效率低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