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这事儿,往往比下象棋还烧脑。一会儿你海对海握着手称兄道弟,一会儿对着关税表互相打算盘。可要说2025年7月的这一出,我是真的“服了”!平时一向低调的越南突然冲顶——成了第一个主动向特朗普关税政策妥协的“好学生”。这波操作,把日本、印度、欧盟全都甩在了身后,一个个还在门口犹豫,越南小老弟却已经签了合同留了名。此招一出,亚洲乃至全球供应链都跟着心头一紧——这不是简单的转变,而像极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接下来怎么个落子,谁割谁的肉、谁喝谁的汤,咱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世界舞台上谁都爱装一出“谁怕谁”,结果越南直接上演了一招“郎才女貌各取所需”,让人看得一头雾水。表面瞧着,越南美滋滋地换来了美国承认市场经济地位,还得了对美出口的关税豁免——看着跟捡了大便宜似的。可再翻翻细则,这20%的出口税、40%的转口关税,不光绑住了本国厂商的双腿,更是给在越南布点的中国制造企业泼了一盆冷透的凉水。这还不止,越南答应严查原产地,明摆着是在给美国递刀,也是在对中国说兄弟,叫好就不一定能分蛋糕了。这一套操作,堪称给东南亚邻居们跳了个样儿——你们选边站也不是说站就站的,腰得好,胆儿得壮,别到时候“里外不是人”。
要说这协议的火药味,远不止中美眼神交汇那么简单。越南这一出“率先触雷”,等于往东南亚一潭本来就不怎么太平的水里扔了个大石头。印度、印尼、菲律宾,这几年一个个摩拳擦掌,想着既抱中国大腿,又想薅美国羊毛,此刻恐怕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到底是要面包,还是要朋友?
香港茶餐厅里,王大爷一边搅奶茶一边感慨“早知道越南小兄弟是这出,我儿子那把机械厂搬过去不就白折腾了吗?” 连夜刷新闻的北漂小王更是一脸懵圈“这不是明着赶中国厂商跑吗?越南钱赚着,朋友还得做好,这真是给我整不会了!”——可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供应链现在不是你想挪就能挪,想抱团也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抱得住。
对普通越南工人来说,外企要是撤了,一夜间饭碗不保;而中国这头,工厂主们也是夜不能寐,资金、设备、渠道,哪样不是货真价实的“肉疼”?至于美国,看起来连环布局,其实算盘打得精——手里握着关税大棒,各国小伙伴想接棒套现,那得先过老美这个瘾,谁敢轻易说“NO”?
眼下,表面风平浪静,看上去美国和越南一拍即合,其它国家也没敢掀大浪。媒体分析、政客表态,往往云淡风轻“合作共赢、互助发展、友好氛围……”标准官腔刷屏。但实际上,台下早就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