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没用、用的不学?北体新闻学毕业的我到大厂做制片人靠的是什么 跨界与学习力【今日】《56之窗网》
标王 热搜: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桂林市  五角大楼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教的没用、用的不学?北体新闻学毕业的我到大厂做制片人靠的是什么 跨界与学习力【今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3 23:31: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56之窗网  浏览次数:3

近年来,越来越多文史哲背景的毕业生进入互联网大厂,将人文素养注入行业。复旦大学每年也有不少文史哲学子入职头部互联网企业。以下是三位复旦文史哲毕业生分享的成长路径。

游丰硕在复旦中国语言文学系度过本硕7年时光,即将入职腾讯会议产品策划岗位。本科低年级时,他跟随中文系和书院的导师研读文学经典、整理方言材料,并参与了望道项目,培养了基础的文科科研思维。大三、大四学年,他在中文系语言学实验室参加专业实验,在华山医院康复科开展病理语言学项目,积累了扎实的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这些经历为他之后的实习打下基础——在字节跳动实习时,他运用语言学知识制定语音合成的发音标准;在哔哩哔哩实习期间,他参与了直播AI字幕、音乐生成等功能的建设和探索。游丰硕认为,复旦丰富的课程资源和自由选课氛围让他突破了专业限制。语言学专业训练的思维方式、分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使他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对于希望入职互联网企业的学弟学妹,他建议积极寻求校友帮助“内推”,同时主动拓展自身能力,把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小步骤,坚持下去终会看到成果。

黄旻是2022级复旦历史地理研究所硕士,即将入职京东科技,从事人工智能产品的售前技术支持。从本科的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到硕士研究历史地理学科,再到互联网大厂的跨界跳跃,他的经历诠释了“认知灵活性”在成长过程中的意义。2024年春末夏初,黄旻参加了上海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训练营,参观美团智能指挥中心、上海大数据中心,聆听专家主题讲座,完成物联网与AIoT相关作业,在概念层面建立对科技行业的基础认知。他认为,非技术背景者要想进入互联网行业,核心在于快速学习能力。通过链式学习法,他迅速积累行业知识。尽管找实习的过程充满挑战,但通过提前研究岗位需求并用既往经历证明学习能力,最终打动了面试官。黄旻建议保持对新兴领域的敏感度,学校提供的双学位、暑期项目都是跨界跳板,自我学习能力是持续进化的核心动力。

 

  以上就是【教的没用、用的不学?北体新闻学毕业的我到大厂做制片人靠的是什么 跨界与学习力【今日】】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56之窗网。
 

本文地址:http://hot1.ffsy56.com/newsdetail1872460.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56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56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推荐图文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新闻投稿、广告联系客服QQ:344287590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