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水肆虐榕江县城之际,忠诚镇的街头巷尾却升腾起另一种温度。6月25日凌晨,当洪灾警报拉响,忠诚镇党委书记杨胜涛没想到,一场由群众自发组织的“炊事行动”就此点燃——二三十名本地村民率先聚集到临时食堂,用炉火为前线受灾的人们驱散无助。
6月30日中午,距离榕江县城约7公里处的忠诚镇,临时食堂里人头攒动,两三百人各司其职,将一份份快餐做好迅速送往救灾一线。“他们都是我们的家人,灾情带来的那种无助,我们感同身受。”杨胜涛嗓音沙哑却坚定,“在后方,我们只想尽最大努力做点事。”
朴素的信念迅速燎原。短短数日,这个“民间炊事班”从最初的二三十人,膨胀至每日近三百人。炉灶边不仅有本地村民,还有四川汉子自带菜刀千里驰援,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退役军人阿里木江·哈力克跨越4000公里,为榕江灾区一线送来了4头牛及爱心款。此外,贵阳、凯里乃至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源源不断汇聚于此,其中甚至包括一名摇滚乐队的贝斯手。
后厨是无声的战场。忠诚村足球队的“王牌啦啦队”成员们成为切菜洗涮的主力,而掌勺重任则落在村中红白喜事“大师傅”的肩上。“井泉哥”周井泉是其中代表。连续掌勺导致手臂抽筋,但他依然每天清晨出现在灶台前,穿梭指导,确保“接力”顺畅。“想到一线上的救援人员及外地赶过来的志愿者们,不忍心让大家饿着肚子,只有他们吃饱了我们才会放心。”周井泉说。